滚动资讯: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从专科逆袭到就业王牌!揭秘这所高校的“人才锻造密码”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编辑:吴雅敏

聂沛 赵红深 李水华

从专科跃升本科,从招生“进口旺”到就业“出口畅”,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以改革创新为笔,绘就了一幅“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协同发展的育人画卷。

近年来,该校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产教融合特色,让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成为兴业英才、大国工匠,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学校校门口实景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改革的根本方向。”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董事长刘福生说。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该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原则,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君介绍,学校创新实施“党建+产教融合”工程,将红色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以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个体系”建设,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担当、视野宽阔,基础理论实、专业技术精、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内实践教学现场

“通过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工作流程,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副董事长、执行校长刘杰说。

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聚焦湖南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动态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目前设置30个本科专业,形成以工学为主,轨道交通类(领域)学科专业为重点,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

“每个专业开设前,学校都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论证,我们瞄准产业需求精准培育人才,使这些新增专业更好地满足衡阳地区,乃至全省产业发展升级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常务副校长彭文武说。

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该校加盟了由衡阳市主导,以特变电工为龙头企业的衡阳输变电产业学院;与长沙地铁、长沙高铁南站、广东地方铁路、湖南永耒铁路、瓦松铁路等交通领域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湖南天雁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创新基地和新产品研发中心,与湖南省交警总队共建大数据实验室等。近3年来,与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惠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的43个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均获教育部立项。发起成立湖南中盛校企合作联盟,建设技术研发中心3个;与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C江苏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仪迈科技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衡阳)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设高起点、有特色的专业实验室。

大学生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中坚力量,也是创新创业浪潮的重要生力军。学校在校内腾出38个门面打造“创业一条街”,为创业学生免租金、免水电,提供“孵化—实践—推广”一站式服务。学校还建成6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教育中心,并获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孵化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高起点实践平台。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先后3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该校2022-202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全省平均水平,更有多名学子到500强企业就业。如2022年的毕业生进入500强企业的毕业生为365人,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80人,进入中国500强企业85人。

从“输血”到“造血”,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通过政策激励、平台搭建与模式革新,让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加速器”。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一审:吴雅敏,二审:彭国军,三审:徐德荣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