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秸”尽所能,点“秸”成金——衡阳县秸秆综合利用现场见闻|湖南日报头版
发布时间:2025-07-1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吴雅敏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邹健 陈曙霞

7月13日一大早,天刚放亮。家住衡阳县西渡镇陡岭村的弘升顺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纯祥,就扛着锄头出门了。

冯纯祥来到小湾组的稻田边,抡起锄头,挖开稻田旁的放水口,放出田里的积水。“今天,合作社雇请了2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早稻90余亩。”冯纯祥拨通收割师傅的电话,里头传来师傅的声音,“我们正在装车,约一个小时后准时来,帮忙收割早稻。”

收割机正在收割早稻

随着隆隆的轰鸣声,收割机下田收割早稻。记者看到,收割机突突地往前走,谷粒全部进入收割机的仓内。收割机尾部排出的秸秆,全部倒伏在田里。

“这些秸秆通过回收机,将直接打包成捆,运到30公里外的界牌镇象山村的湖南明升环境科技公司,作为晚稻育秧基肥,秧田也吃上了‘营养餐’。”冯纯祥边扛包边说,秸秆基肥是难得的有机肥,能增强秧田的肥力,促进秧苗生长。“今年合作社共种植早稻1020亩,产秸秆330多吨,为晚稻育秧提供基肥。”

“过去,多是将收割的秸秆,一把火化为灰烬。”冯纯祥指着稻田说,秸秆灰可作稻田的肥料。但是,火随风起,极易发生火灾,烟尘也污染了周边环境。

冯纯祥介绍,今年6月,他得知湖南明升环境科技项目即将投产,就与公司负责人联系,签订秸秆销售协议。以每吨200多元的价格,全部销往湖南明升环境科技。仅此一项,合作社就增收3万多元。

衡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4.15万亩,各种农作物秸秆预计产生量77.57万吨,秸秆资源可收集量56.53万吨。

“去年,县里在樟木乡、集兵镇开展水稻低茬收割示范,大大降低秸秆焚烧隐患,减少大气污染和火灾隐患。”衡阳县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县里还引进湖南明升环境科技生物天然气项目,预计今年8月投产。

目前,衡阳县正在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计划建设安合农业、稻香农业、沛科农业3家超万吨级秸秆收储中心。以稻香农业为主、安合农业和沛科农业为辅,为明升公司每年提供6万吨秸秆生产原料。

“秸”尽所能、点“秸”成金。“过去农田的废弃物,变成如今的秧田‘营养餐’。”这位县政府负责人说,秸秆“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原载于7月14日《湖南日报》头版)

“秸”尽所能,点“秸”成金 ——衡阳县秸秆综合利用现场见闻


一审:吴雅敏,二审:陈鸿飞,三审:徐德荣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