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炼红:让法治成为地方治理的基本方式
人民网长沙2月15日电 (记者 林洛頫) “长沙市望城区东城镇部分未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已纳入了2014年秋冬修水利计划,届时将能解决该组95%的农业用水问题。”这是2014年12月12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针对网络问政向人民网网友作出的回复。
据统计,从2013年5月易炼红就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以来,网民给他的网络留言达1237条,回复率为60.4%;对于短时间内无法做出回复的留言,易炼红要求长沙市委办公厅和市委网宣办的工作人员及时跟进抓落实,在解决问题后答复网友并向其汇报。
目前,网络问政已成为长沙打通官民交流的“第二舆论场”,通过与广大网民互动对话,长沙市委、市政府能更直接、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社会各个层面关心、关注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为更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供了民意采集“渠道”。
网络问政是现代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新兴强势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情的放大器。党政领导干部无视或漠视网络,等于自我阻断了解社情民意的一条捷径,自我放弃正面引导舆论的一方平台。”为了体现网络问政的重要性,易炼红一年多来收到网友留言1237条,回复后获网民“点赞”和“支持”约2.3万条次。
同时,易炼红针对人民网和红网上开辟的问政湖南的相关留言窗口,对网民留言涉及的重要情况,他都会及时要求办公厅工作人员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情况作出回复,将网络舆论当成民意的“晴雨表”来认真对待。
随手点开网页,我们可以发现长沙的网络问政工作得到了一些网民的肯定和认可,其中有对问题得到解决的感谢,也有对长沙发展进步的鼓励。热心网友“笑而不语呵呵”就曾多次反映城市建设问题,在得到长沙市委办公厅的正面回复后感到很满意,于是由反映问题转向建言献策,累计建言66条,通过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网络互动效应。
“我深知,表扬与感谢背后,更多的是鼓励和鞭策。面对广大网民的热情支持和深切期盼,我们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我们把网络问政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始终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留言,以公开、透明、便捷的方式接受监督,以积极、主动、真诚的态度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易炼红书记面对网民的肯定这样说道。
当前,网络问政作为政府和网民一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协作方式,是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治理的一条渠道;通过网络问政倾听民意、了解诉求、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此,易炼红书记在采访中表示:“网络问政是现代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通过网络来放眼世界、了解社会、掌握资讯、发挥民智、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等,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领导水平。”
网络问政工作要当作一种常态来坚持
领导抓审核把关、办事人员盯落实、群众就能得实惠。长沙市目前坚持把网络问政留言办理工作作为一项“工程”来抓,对各承办单位上报的网民留言拟回复意见,明确要求其一把手亲自审核把关,并加盖单位公章,有效落实承办单位的工作责任,并不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督办会,对留言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网民反映的问题有回音、能落实。
长沙市委还要求网宣办做好24小时网络巡查,及时发现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中的群众呼声,网宣办日均摘取5条以上编入《涉长舆情摘报》,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并对一些重要民生问题要求涉事单位抓落实,及时回应网友关切。
屏蔽此推广内容有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湖南的网民队伍也日益壮大,更多的网民选择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诉求,甚至有个别网民发表一些针对政府的过激言论。对此,易炼红认为,网络环境的开放性、问政主体的多元性、信息类别的多样性,也考量着政府和官员的胸怀、雅量和智慧。在矛盾面前不回避,质疑面前不遮掩,指责面前不冲动,努力化被动为主动、化干戈为玉帛,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率。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网民留言回复办理意见的评价反馈机制,让网民‘出题’、‘打分’,欢迎网民‘点赞’、‘拍砖’;探索搭建平台,引导网络问政由单一的 ‘网民提问、政府回答’转变为‘政府询问、网民献策’。”易炼红表示,要加强留言办理的督查力度,将网络问政工作实效纳入绩效考核;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平台建设、规范运行机制,切实解决“谁来问”、“向谁问”、“问什么”、“怎么问”、“问后怎么办”等问题,推动网络问政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的轨道。”
易炼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始终坚持‘重视而不漠视、上网而不弃网、迅速而不怠速、坦言而不假言、交宜而不交恶、回应而不回击、作为而不作秀、规范而不失范’的原则,努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推动长沙转型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