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等八家中央新闻单位聚焦廖厂长。 制图/李雅文
2月9日上午,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应邀参加媒体集中采访廖群洪事迹座谈会。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2月10日下午,廖群洪在桃源县万亩富硒茶油示范基地检查油茶树的护理情况。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金中基 邹丽娜 汤霞玲
“我为廖厂长点个赞!”
今年2月21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你为谁点赞》中,再次把赞许送给了廖群洪。
《只有廖厂长例外》,吴晓波没有想到,他的这篇文章会引起如此关注;人们也没有想到,“廖厂长”会成为马腾羊跃跨年的“热词”,成为寄托理想情怀的“文化符号”。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寻找廖厂长”系列报道高潮迭起。“讲好故事”,“演连续剧”,“打组合拳”,一幕幕新闻大戏,为的是寻找一个人。这在一家省级党报的历史上是非常鲜见的。而且,引发了一场“倡导理想情怀回归”的全国媒体大联盟行动。
“寻找”的历程,也是思想启迪的过程。人们要有理想情怀,社会需要正能量。这些闪光的东西一经发现被媒体传播,为人们所共识所认同,就会迅速汇聚起来,形成蓬勃向上的巨大力量。
这是一次理想情怀的回归之旅!
这是一次震撼人们的心灵之旅!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寻找廖厂长’系列报道,已经让几千万三湘百姓将廖厂长视为自己的骄傲、‘中国好人’的象征。”2月中旬,人民日报连发两篇评论,高度评价这一事件:“人们寻找‘廖厂长’,不仅是想找回一个有名有姓的热心人,更是为了找回曾经高扬的理想和情怀,这是当代中国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这,也许是“寻找廖厂长”成为“现象级新闻”的最好注释。
几个满怀理想抱负的记者 坐不住了
“这20年里,我行遍天下,几乎见过所有出了点名的企业家,他们有的让我敬佩,有的让我鄙视,更多的则如风过水面,迅而无痕。那天,有人问我,如此众多的企业家、有钱人,最让你印象深刻是哪一位呢?我想了很久,然后说,是廖厂长。真的抱歉,我连他的全名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姓廖,是湖南娄底的一位厂长。”
廖厂长是谁?这么让人刻骨铭心?
2014年9月21日,《只有廖厂长例外》一篇微信文章一下吸引了三湘都市报记者。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文章中回忆了25年前的一件往事——4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同学筹划“南中国考察”,得到湖南娄底一位“廖厂长”的7000元资助。
“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经济社会里,我有时会对周围的一切,乃至对自己非常失望”,“他不企图做什么人的导师,甚至没有打算通过这些举动留下一丁点的声音,他只是在一个自以为适当的时刻,用双手呵护了时代的星点烛光,无论大小,无论结果。”这是吴晓波跨越时空的感叹。
在社会理想缺失、欲念弥漫的当下,《只有廖厂长例外》这篇文章显得卓尔不群、清新脱俗、引人遐想:是什么让4名大学生毅然决定行万里路?又是什么让彼此陌生的廖厂长慷慨解囊当时称得上巨款的7000元?
25年弹指一挥间,当理想遭遇现实,当激情燃烧的岁月慢慢回复如常,当年的廖厂长和吴晓波们,他们的理想还在吗,还好吗?
关于理想的话题一谈开,几个满怀理想抱负的记者坐不住了。
9月22日,记者在茫茫人海中开始寻找。但由于年代久远,信息模糊,找人犹如大海捞针。记者根据“娄底”、“经商”、“配件厂”等粗略信息,四处打听。
终于有了消息。娄底确实有一个人资助了吴晓波一行4人,3男1女,但考察队员的名字已经记不太清。经吴晓波核实,确实是3男1女,并清楚地说出了他们的名字,最终确认,此人正是吴晓波日夜牵挂的廖厂长。
廖厂长真名廖群洪,湖南涟源人,52岁,现居长沙,从事过机械业、地产业,矿业,最近又投身武陵山区扶贫开发。
9月24日,三湘都市报整版刊发《寻找廖厂长 对话吴晓波》报道,引出一场理想主义与家国情怀的讨论,激发强烈共鸣,见报当天网络访问量突破百万人次。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蒋祖烜看到这一报道后,敏锐感知到:这是一个关于湖南好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理想情怀的故事。
一次大规模“寻找廖厂长”系列报道,就此在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迅速展开。
今天,我们还能谈理想吗
“以传播主流价值的方向演连续剧;以讲述‘好人、好心、好事’的角度呼唤理想主义和家国情怀的回归。”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从一开始就将报道定位到这样的高度。
今天,我们还能谈理想吗?这是时代之问,振聋发聩!
廖厂长也曾问年轻人:“在你们的世界里,伟大、崇高、理想这些词语出现的频率有多高?”
物质化的生活里,人们习惯怀疑,钟爱否定,人们丢弃了丰富心灵的精神纽带,理想之光忽明忽暗。碎片化的时代中,人们疲于奔命,人们常常迷失,甚至忽视了生命最真实的需要,心灵的灯塔摇摇晃晃。
中国经历数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我们需要重拾理想、回归本真,把国家与民族复兴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我们寻找的不仅是廖厂长,更是那段理想燃烧的岁月和当下的余温。
那么,当年的理想还好吗?
我们采访了南疆考察队的4个人,除吴晓波以外,其他三人都是媒体人。考察队成员之一的梁红,现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曾牵头创办了《讲述》栏目。她喜欢带团队奔波在一线,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她说:“我们还称得起是一群具有情怀的人,理想还未泯灭。”
廖厂长辗转多地创业。他曾经在雨花区开店卖电动机,坚持用铜为内芯,而隔壁店却将铜内芯换成铝,每台便宜300元,导致廖厂长的店子每况愈下。“要我去卖假货,这种事情我真干不了。”他很无奈,但他说,“我不算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但我一直坚守底线。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拐点,理想和现实常常冲撞,但理想之光一直在我心中。”
担当起主流媒体的使命,不止步于单纯地讲述和传播故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理想之行”重磅推出。
2014年10月25日,由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廖厂长·南疆考察队见面会”在洪江古商城温暖上演,当年资助人和受助人时隔25年后再次重逢。
2014年12月31日,“廖厂长·吴晓波青年创业公益基金”在长沙成立,廖厂长的田园中国梦等故事被一一披露出来。
2015年2月,在连续5个月的报道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将“湖南爱心企业家廖群洪”在全国进行重点宣传。
这是实至名归的认可!
令我们欣慰的是,从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发轫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一次“寻找”,“廖厂长”像一个无声的号令,吸引着全国媒体的脚步,围观、解读、挖掘、传播,为主流价值奔走呼号,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新闻敏感内化成传播廖厂长的动力,帮助人们找寻瞭望灯塔,凝聚向好向善的力量。
这是理想回归浩浩荡荡的大势所趋,也是正能量本身的生命力。正如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蒋祖烜所期许:“今天的集中关注,宣示着一个更美好的开始。”
理想与情怀在每个人心中
早在2010年,吴晓波就已发表过《只有廖厂长例外》,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太多注意。
为何时隔4年之后在全国掀起如飓风般的反响?
这是理想之光的能量,也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打组合拳”的效果。
从三湘都市报首发破题开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迅速集结了一个全媒体报道强势阵营: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负责报道,华声在线负责线下活动和网络推广,湖南日报报纸和新媒体客户端联合发稿,无线湖南、华声在线新媒体事业群等同步跟进。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刊发23期报道,已经有200余家网站转载,点击量累计超过2000万。由此生发出的报道、评论、网络专题、轻杂志、微博微信等一系列衍生产品,让读者通过不同渠道知道了廖厂长的故事。
但百闻不如一见,线下活动让廖厂长和吴晓波从报道中走到了读者身边。
2014年10月25日,在“廖厂长·南疆考察队见面会”现场,廖厂长说:“25年前,我一个平常人,做了一件平常事,没想到被一颗真诚的心记挂了25 年。算起来,我竟然在别人的记忆里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当天,知名大学教授、品牌战略专家、茅盾文学奖评委等与吴晓波和廖厂长同台论道,一起探究理想、感恩、诚信这些久违的话题,给这段美好的“邂逅”植入新的视角和温度。
更令人感动的是,廖厂长身上的正能量在不断释放。
2014年,12月31日,“廖厂长·吴晓波青年创业公益基金”在长沙正式启动。廖厂长宣布捐出100万元,帮助青年创业,同时该公益基金也与吴晓波在杭州的“巴九灵创业公益金”实施战略合作。
“现在是全民创新创业的时代,你不要感谢我,要去帮助更多的人。”公益基金成立当天,廖厂长给理想故事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吴晓波也将公益基金的成立定义为“2014年度最后一件美好的事情”。
从听说廖厂长、寻找廖厂长,到传播廖厂长、定义廖厂长,再到呼唤廖厂长,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展现了主流媒体“讲好故事,演连续剧,打组合拳”的专业水准,成就了一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之作。
改变社会的是大人物,温暖人心的是小人物。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人人都有施展抱负的舞台与机会。理想与情怀在每个人心中,又何必问前程归路。
廖厂长不能只是例外。
相关链接:
“只有丢掉小我,才能成就大我”
廖厂长早年的读书笔记,写满了对生命的思考。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被寻找到后,廖厂长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
年前,8家央媒集中采访,廖厂长来回奔波。照片中,视频里的廖厂长,面色泛黄,一脸疲惫。
春节后再次见到他时,他的心态一如既往的平静。
农历正月初三,25年没见面的朋友付建全特地从北京回来见他。付建全是廖厂长资助吴晓波的见证者。当天,两位老友重逢,叙旧,聊天,喝酒,很是感慨,回忆一下子拉到了25年前。
那时候,他们常常一起扯着横幅高喊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一起深夜探讨中国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有时候人很奇怪,这次我们只相处了一天,就感觉过了一个世纪。这就是思想的共鸣。”廖厂长说,吴晓波的寻找,公众的关注,也是因为共鸣。
在被找到以前,他只想做点理论研究,在文字和书本中驰骋中国。但这次外界如此高的关注,让他感觉到:“理想之光正在回归。我触摸到了深寂乃至尘封已久的激情。原来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身体力行去做。”
所以,他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他答应了合伙人去种油茶树。
“现在做的事情,其实跟我们当年的理想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功成不必在我,只要对社会有利,再辛苦,我也愿意。”
新的一年,他正在计划着,把茶油公司做大,吸引更多人返乡就业,采用现代技术提高农业产值,构建一个小城镇。
他比喻说,一个矿老板赚了1000万元,800万元拿走去国外了,10年后,这个地方就废了。同样,如果把800万元投入建一个小镇,投资房地产,矿工可以买房,人口可以回流,就会带动消费,带动生产,一个小镇就建立起来了。
“只有丢掉小我,才能成就大我。”喧嚣过后,深夜静思,廖厂长读书的习惯依旧没有改变。
“蓝图已经展开,可能会步履蹒跚,但彼岸花已开,我正在思考如何抵达。”廖厂长满怀信心。
不拒平凡,但不能没有理想
金中基
有一个人的故事,在过去近半年时间里,传遍了大江南北,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灵。他就是廖厂长。
“我连他的全名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姓廖。”寻找者也不知道名字的廖厂长,何许人也?一段25年前的往事何以如此令人感怀,在持续的寻找中又有如此的轰动效应?
有人说,是因为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只有廖厂长例外》的怀旧文章;有人说,是因为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一波一波“寻找廖厂长”的现象级新闻报道。当然,这说的都不错。但最深层的原因是,人们在寻找廖厂长的同时,也在寻找我们曾经高扬又一度迷茫失落的理想情怀,这也是时代的呼唤和需要。
廖厂长的故事,发生在25年前,却“鲜活如昨”。一位素昧平生的廖厂长汇款7000元,资助复旦大学4名同学完成一段历时半年的“南疆考察”。廖厂长真名廖群洪,湖南娄底涟源市人。就是这么个事儿,并非惊天动地之大事。可为什么在25年之后的今天,一经网络发端,湖南日报乘势而为,在媒体持续不断发酵,廖厂长一下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当今社会大变革、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怀念当年廖厂长的理想情怀,尘封已久曾经怀揣的理想,又一次被点燃而从心底喷涌而出。
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贫穷,但我们崇尚理想;沧海桑田的今天,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我们还能谈理想吗?这是回荡在许多人脑海之中的问题。今日之中国,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人们不愁吃穿,许多人有房有车,但人们的理想开始缺失,有点“找不着北”,正如人所说“穷得只剩下钱了”。 廖厂长始终不渝地坚守理想信念,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一个人不拒平凡,但不能没有理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想,就会没有希望。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大多数的人不能成名成家,也许只能是平凡普通一生,可是他们心中的理想之光从未泯灭。
中国梦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人人有理想、不改初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