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要讲好中国故事。”3月9日,在湖南代表团举行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曹慧泉的一席话引起全体代表的共鸣。
当前中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引进来和走出去呈并驾齐驱态势。
曹慧泉的话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许多误解。走出国门后,加强与外国沟通显得十分紧迫。
走出去讲故事
要传播不要宣传
中国加入WTO之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开始迅速增多。“中国走出去‘做得好’已经是事实。”曹慧泉说,现在关键是要“讲得好”、“讲得清”。
曹慧泉所在的华菱集团是省属国企,以前在海外的知名度不高,也缺乏走出去的平台。作为企业掌门人,他坦言:“走出去的过程酸甜苦辣都有,从‘0’到‘1’这一步的跨越非常艰难。”
“与外国人交流,就要讲你自己的中国故事、自己的感受,小至个人家庭,大至社会故事,中国特色、中国文化寓于这些故事中讲。”曹慧泉说,不要动不动就讲大道理,在国外,宣传这个词是贬义词,因此我们要的是传播、沟通,而不是宣传。
讲好中国故事
是每个中国人的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不仅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走出去,国人出境人数也大幅增加,2014年我国出境人数突破1亿。
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作为一个新手在大量地“走出去”,进入其他国家市场,遇到的风险和问题自然都会增加。
“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碰到的风险是不同的。”曹慧泉说,在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常见的风险就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审查,或政治上的歧视,以及来自投资目标国的利益集团的排斥。而在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南美,更多的可能是政局动荡和社会不稳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这不仅是国家公共外交层面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曹慧泉说,要用中国故事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进而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政策的跨国活动,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事,还包括学界、企业界和个人。
讲得好,讲得清
还要行得正
“国家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要用故事和自身的行动告诉国际社会,中国作为全球化的推动者、建设者,而不是世界秩序的破坏者。”曹慧泉说。
“我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不能仅是一种自发,还应该是一种自觉。”曹慧泉说,走出去,不仅要讲得好、讲得清,还要行得正,要展现中国人的良好素质。
“我20多年来先后到过60多个国家,其实外界对中国的评价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曹慧泉说,比如在英国,政界商界对中国都有很多正面的评价。
■特派记者 李国平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