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部分品牌被假冒拉低身价 真五常米可还吃得着?
发布时间:2015-08-3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责编 小七  编辑:

  ■中国品牌价值上不去,也有监管薄弱的问题,不少品牌是被假冒拉低了身价,甚至挤出了市场

  前两天和朋友逛超市,看见“五常稻花香”大米特价促销,拎起一袋正要放入购物车,被朋友一把拦住,“不要买,五常大米九成是假的,媒体都报道了。”

  上网一查,果然。按媒体报道,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其中约九成是假货。市面上的五常大米多数是调和米,即由五常大米和其他米勾兑而成。花高价买来的大米中,可能没几粒真正的五常大米。而笔者看到的“五常稻花香”,别看是知名企业出品,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证件”一个没有,只是傍名牌罢了。

  真假五常大米,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只好干脆不买。可最委屈的恐怕是五常农民:市场鱼龙混杂让真正的五常大米收购价上不去,可种五常大米的花费却比普通大米高,按普通大米卖就要亏本了。

  一边是想吃真五常大米却吃不着,一边是种五常大米的要亏本,里外里只有李鬼获了利。这事儿怎么就管不好?按照目前规定,地理标志产品由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实施保护。这样,只有产地监管部门出面打假才师出有名。按媒体报道,五常市副市长也带队出省打过假,可造假者分布于全国各地,哪里打得过来?更何况,调和米在批发环节往往根据五常大米含量定价,到底混了多少其他米,鉴别起来很难,打假举证就成了问题,甚至这样的大米能不能算假货,执法者都有不同意见。而“五常香米”“五常稻花香”算不算假冒侵权,由于标准不清,也很难界定。

  破解老问题,还得靠监管部门创新监管办法,补上监管漏洞。

  首先,监管部门必须改变重认证、轻保护的观念。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不能发证书了事,还要明确工艺和质量标准,包括生产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以及成品品质的量化指标。这样,调和米就会因为生产环节不符合标准而不能再称五常大米了,执法也就有了依据。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其次,政府部门要在宣传科普上多下功夫。其实,经过官方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有专门的防伪标识,可遗憾的是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情,还是把没有标识的“五常稻花香”当成五常大米买回了家。如果加大宣传,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得到提升,劣币驱逐良币的境况就会有所好转。

  此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还要全国一盘棋。五常大米的遭遇并不是个案,遭遇假冒的地理标志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在阳澄湖里洗个澡就身价翻倍的大闸蟹等等。还需要全国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地打假,才能维护市场秩序。

  一些国货卖不出好价钱,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或质量不如人,而是受到品牌价值的制约。品牌价值上不去,有时间积淀不够的因素,也有监管薄弱的问题,不少品牌都是硬生生被假冒拉低了身价,甚至挤出了市场。因此,执法必须严起来、实起来,把假冒伪劣的气焰打灭,建立起尊重品牌的市场环境,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