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河南安阳汤阴县,一些乡村张贴的宣传新规标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网新闻2月16日讯(记者 张艳玲 实习记者 蒋家乐)刚刚过去的情人节让不少情侣收获了满满的甜蜜与幸福,但想要“修成正果”,可能还要经历一场“寒彻骨”的考验。目前,有些地方“天价彩礼”“恶习闹婚”等环节,让不少“适婚族”望而却步。
“天价彩礼”“闹婚恶习”使婚礼变味
近日,一则“夫妻新婚之夜新郎因天价彩礼锤杀新娘”的新闻令人唏嘘不已,有网友感慨:“结婚本该是神圣的事,怎么就被‘天价彩礼’‘闹婚恶习’等行为给搞变味了呢?”也有网友表示:“如此结婚,我还真不敢了。”
江苏宿迁的陈萧萧(化名)去年12月刚和男朋友订婚,收到15万元彩礼。她告诉中国网记者:“我们老家关于彩礼有‘万紫千红一点绿’的说法。就是10000张5块的,1000张百元的,一张50的,加起来差不多有15万人民币。一般出嫁女儿收的彩礼都是这个‘标准’。”
“彩礼多少也就罢了,终归还是我们自己的,但是男朋友老家的闹婚习俗让我接受不了。”小陈向记者抱怨道。据小陈介绍,男朋友老家流行在结婚当天整蛊新郎,比如往新郎身上砸鸡蛋、泼污物等,新郎不能生气,否则就是没“气量”。如此“闹婚”让小陈直呼“受不了”。
奇葩婚俗根源在于攀比心理作怪
“我一直觉得婚礼应该是新人开始漫长婚姻道路的起点与标志,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场‘交易’,而婚礼仪式也不再那么神圣,确切地说是在‘出洋相’。”小陈无奈地表示。
她也向记者坦言:“15万元彩礼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挺高,这些钱有一部分是男朋友借来的。其实我们年轻人不是太看重彩礼的多与少,因为以后工作了都能挣钱。但是妈妈认为这是‘面子’问题,不能比别人的少,不然会被笑话的,我觉得其实就是攀比心理在作怪。”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渐长,现在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了“天价彩礼”现象。“其实女方要这么多彩礼并不是真的急需用到实处,最主要的还是攀比心理引起的,特别是来自父母之间的攀比。”
而针对婚礼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闹婚行为,夏学銮认为是源自愚昧的从众心理,也就是所谓的“风俗习惯”’或“大家都这么干”。很显然有些“风俗习惯”并不值得提倡。
专家认为必要时政府应积极引导
记者了解到,为倡导“文明婚庆”,有些地区已加强对不文明婚礼行为的管制。如山东淄博市早就为婚礼定下“硬杠杠”,从礼金到婚宴规格再到婚礼习俗,所有大小事宜都有了严格的规定。
淄博市张店区要求本村村民一律随礼不坐席,只宴请直系亲属,随礼标准一律不得超过100元。周村区也要求要严格控制参加宴席人员,招待仅限亲戚,礼金不超过100元,乡里关系“随礼不坐席”,礼金不超过50元。同时明确,摒弃滥发请柬、天价彩礼、过度“闹洞房”“闹新郎”“闹伴娘”等陋习。
在贵州安顺,政府对接亲途中“砸鸡蛋”等不文明婚庆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对违反者从重处罚,不听劝导者通过媒体曝光。
夏学銮教授说:“俗话说‘十里一风,百里一俗’,政府本不应该强制改变这些风俗习惯。但就目前来看,一些婚俗已经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有些违反伦理道德或者反人性,有的甚至还造成命案,触犯刑法,这时候政府就不能坐视不管了。政府一方面要以恶性事件为例为民钟敲响警钟,倡导文明嫁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制定乡规民约让大家共同遵守,这样才会有效减少不文明结婚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