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政论专题片第四集聚焦司法体制改革,总结了我国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启的新一轮司法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公平正义是雕刻在人民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是全社会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司法作为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深厚信仰,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石。由此,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便不言而喻。
司法体制改革的第一刀便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着力解决“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办案法官、检察官将独立办案,独立签发法律文书,案件终身负责制如悬在法官、检察官头上的一把利剑,对保障公正执法办案,维护司法公信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员额制改革的面世,曾在法检系统引起轩然大波。入额法官、检察官不能超过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9%,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法官、检察官在改革后不再具有法官、检察官身份,只能调整到其他岗位或成为辅助办案人员,而以后要成为入额法官、检察官将需要更长时间。虽然员额制改革让部分人员感到切肤之痛,但这是实现法官、检察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经之路,员额制改革通过促进法官、检察官队伍精英化,培育五个“过硬”的司法人员队伍,以推进司法责任制落地生根,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通过完善刑事诉讼程序、落实证据裁判原则、转变刑事庭审方式、发挥辩护实质作用,积极转变以往的“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实践,完善证据收集、询问制度,严把证据关,促使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从而在杜绝刑讯逼供、预防冤假错案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司法便民利民改革与司法责任制改革、诉讼制度改革一起构成了新一轮司法改革的“三驾马车”。“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立案登记制解决立案难问题,改变百姓“厌诉”的畏难情绪;惩治“老赖”的37项措施有效缓解执行难题,不再让法院裁判成为一纸空文;裁判文书公开上网,不仅以公开促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更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学法知法的平台,对建设法治中国有着长远的社会影响。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一个司法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全国各级司法机关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让法治的阳光普照中国大地,洒进人民的心田!(作者:祁东县人民法院 唐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