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解剖校园“流行病” 靠什么超越成与败?
发布时间:2017-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佚名  编辑:华生

  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成功与失败的边界似乎变得模糊起来,找到漂亮女朋友算成功吗?天天泡在实验室里用功算失败吗?去学生会当“大官”又该怎么看待?“无论成败”谁都明白,能做到的有几人?“只争朝夕”谁都希望,能坚持的又有几人?成与败,是每个大学生面对的话题,同时也是必须跨过的门槛。本期我们约请曾经的学长和现在的师兄来一同讨论。

  成功需要一瞬间突破的勇气

  弭平成功与失败之分

  我常常喜欢开一个玩笑——马云和我都是做外语培训起家的,几乎同时开了外语培训班。我一下子就成功了,从第一个班的13个学生,到第三年的5000个学生。马云开了三年,第一年招了20人,第三年还是20人,只能想办法干别的,连续开了三家公司都没成,最后跑到杭州拉了―帮人做阿里巴巴。

  现在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都面临着明天就会失败的可能。对我来说,新东方如果明天发展不下去了,我马上就会想如何再创业,做出另一个上市公司,而不是去想谁把新东方给整倒了,我雇两个人把它也给整倒。

  在商业大潮中,即使有很多公司倒闭了,也不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现在这个多元的时代,已经没有失败和成功之分,有的是你是否具备认可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做事情需要突破自己的勇气,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突破自己的懦弱,突破自己的害羞,或者突破自己的恐惧。

  梦想和目标决定方向

  我之前一直在想,我跟马云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后来我发现,我们俩的区别就在自信。马云是如此自信,以至于他相信的东西都变成了现实。我和他都考了三年大学,我考的是北大本科,他考的是杭州师范的专科,开玩笑来说,我们不仅有长相上的差别,而且还有智商上的差别。但是,马云的阿里巴巴为什么现在比新东方要大几十倍呢?就是因为马云特别自信,他能快速地从挫折和自卑中走出来。马云自己讲过,他进了杭州师范学院很自卑,但是只自卑了一瞬间就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必须把专科变成本科;第二个目标,必须变成校学生会主席;第三个目标,必须跟校花谈一场恋爱,这三个目标对我来说比登天还难,我如果进了杭州师范学院,一定是乖乖毕业老实接受分配。但是马云毕业的时候,三个目标全部达到:他上了本科,当过整个浙江省学联主席,并且不光谈了恋爱,还把人家娶回了家。勇气和自信,以及给自己设立―个有挑战,但或许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比你自卑地唯唯诺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要好得多。

  梦想和目标,决定着一个人的方向。我从来没有一辈子的目标,但是我短期目标一直存在。16岁我的目标是自己必须上大学,22岁我的目标是必须留在北大当老师,28岁时我的目标是一定要到美国读书。这些目标鞭策着我,从来不敢放松半步。

  一定要追求你的梦想,哪怕这个梦想再卑微,都没关系。新东方20周年时我曾举过一个例子,人民大会堂对我来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读书时骑自行车经过那里。我当时想,有一天我走进人民大会堂去看看就行了。到了1986年前后,人民大会堂开放参观,我排了三个半小时的队,走进人民大会堂一个一个厅看了一遍;过了十年以后我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就坐在里面。

  我想用这个小例子说明,你可以设计你的生命。如果你生命中没有哪怕是卑微的梦想,那将是一种悲哀。

  我在北大除了读书以外,有两件事情从来没干成:一是参加任何学生活动或竞选学生会干部;二是谈恋爱。这是我内心恐惧的结果。作为一个无比自卑的农村孩子,我是这么想的:去竞选学生会干部肯定失败,失败以后被人知道了丢面子,不如不竞选;谈恋爱一定会被女孩子拒绝,被拒绝后会更加没面子,不如不谈。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吧,突破自我的勇气有多重要。大家必须要突破自卑的壳、突破胆怯的虚、突破失败的惧,越败越战、愈挫愈勇,奋勇向前。

  没有最后的成功,只有不断的进步

  现在,创新创业是一个很火的话题。但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两类创业者我是不太喜欢的。第一个是,上来就说俞老师只要你给我投钱,我保证三年以后给你一个上市公司。我就跟他说,我要的不是上市公司,我要的是你是不是做了有意义的事业,这个事业是不是给社会增加了价值,完成了以上两点,如果你能同时把它做成一个上市公司,我会非常开心,但是如果你没有做成上市公司,依然在为社会作贡献,我也会非常开心。

  我投的是一个事业,我投的是你这个人能为世界带来的某种增值,而不是给我本人带来的钱财。坦率地说,我要是为了个人享受,我就不用再去投资创业,因为还要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我要的是参与你生命的灿烂,因为我的生命灿烂过了,再次灿烂肯定有困难,所以你生命灿烂就等于我生命灿烂,我要的是这种感觉。所以你不要告诉我可以为我带来钱,带来钱固然很好,但是我更希望你带来别的东西。

  第二个,我不喜欢声称想要快速做成事情的。我喜欢的是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去把事情做大的人,这和创新变革并不矛盾。新东方起初一年只有5000个学生,但现在每年是300万学生在新东方学习。事情是一点一点来的,你的生命一辈子只要把一件大事做好就够了,并不是说两年就做成一件大事,一辈子做成100件大事,这样的人我反正没有遇到过。

  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业没有最后的成功,只有不断的进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管年龄多大,都依然在天天想着继续创业,柳传志、张瑞敏也是这样。海尔的创业创新非常厉害,柳传志把联想电子送上市了,又把联想控股送上市。马云和马化腾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推动了中国现代移动互联网往大数据、云计算发展,但是他们每天都在想着第二天是不是会被竞争对手超越。大家可能会想,像新东方这样的传统行业,只是一个培训机构,但是现在新东方技术人员已经接近500人。

  作为年轻人,我觉得更加可以轻装上阵,通过自己的事业走向更远的未来,这非常重要。

  创业需要什么

  创业需要什么?首先,创业需要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理想,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创业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某种理想的实现。尽管我做新东方最初确实是为了钱,因为出国留学没有奖学金,希望自己挣学费。但是,当我发现生活费已经解决了,甚至出国的学费也已经解决了的时候,我选择了放弃出国学习,原因是我突然发现,每天帮助年轻人成长,让年轻人在考试中能够多提高一分,使他们能够争取到世界名牌大学学习的机会,这件事情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我本人能赚多少钱。所以到今天我还在坚持做新东方。我觉得这是我坚持理想的最好标志,因为在这20多年中,我有很多机会去做赚钱的事情,比如投身房地产,之所以没去做,就是我刚才说的一句话,人生只能做一件大事,对于我来说这件大事就是教育。

  其次,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路径。想赚钱的企业是低境界,想通过自己的企业为社会作贡献是高境界。所以马云希望能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化腾希望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人能够没有障碍的交流,俞敏洪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普通人的人生,让他们走向辉煌。这都是理念的引领,只有在这样理念的引领下,后面所做的事情才会正确。

  最后,我也希望所有创业者,能够不断突破,而不是模仿。这两年,我大概看了上千个创业项目,真正有创新意识、有突破意识的项目,坦率地说不到10%,真正有科技创新突破的不到5%。中国未来的发展既要商业大盘子的发展,但更加需要我们真正有创新的项目,带来中国高科技的突破并引领世界科技浪潮。

  此外,在这么一个比较喧嚣的世界中,我希望创业者保持自己的家国情怀。情怀是一个已经被用烂的词,但其实每一个人都不想蝇营狗苟地让自己卑微一辈子,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与家庭、国家、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站在人生起点,不必纠结成败

  最近一年里,我常常在网络上回答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个人规划和发展的问题,很多朋友对自己的未来显得既坚决而又迷茫,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很急切地想取得成功,然而却不知道成功的路该怎么走,看见别人在学术中取得了成果、在学生组织中得到了锻炼、在校期间就创业获得了第一桶金,抑或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艳羡之外责问自己为何一事无成?

  我个人倒是觉得,他们的迷茫恰恰来自于他们的坚决,更准确地说,是源自于他们对于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毫无来由的坚决。

  究竟什么算“成功”,什么又算是“失败”?

  我想我没有资格妄议这个命题——学有所成是成功,小富即安也是成功;独善其身是成功,兼济天下也是成功;是应当虽千万人吾往矣,还是应当拔一毛而利天下仍不为也,都不过是个人的选择,不必过誉亦不必苛责。

  对于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朋友来说,说大学仅仅是人生的起点丝毫不为过,那么站在这个起点上就过分地纠结于成败,是不是早了一些?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和见闻来看,在大学真正需要完成的是两件事情,一是“试错”,二是“定位”。

  说“试错”,是因为你总归还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没有人会过度地苛责你,你会受到最大化的宽容与保护。因此,你要通过充分的尝试和体验,去塑造一个完整的自己。

  在课堂上,只要你肯努力学习,老师会尽可能给你通过课程的机会;即便真的挂了科,你也有机会重修或是补考。尽管去选择你感兴趣的课程,就算你表现得再差,也永远不会得到一句冷冰冰的劝退:“你这么蠢,还是退学吧。”

  在学生组织里,你可以尽情地犯错,你或许性格孤僻或者木讷,但是尽可能地敞开心扉去跟周围的人交流;你或许手脚粗笨或者思路混乱,但是要大胆地去承担你认为可以得到锻炼的任务。不要盲目相信很多人评价学生组织内部尔虞我诈的阴谋论,如果你觉得部门竞选都过于波谲云诡,主席部长一句批评都足以天崩地裂,那干脆一辈子不要毕业工作好了。

  你可以尽情地利用学校的创业平台去尝试新奇的想法,即便你把启动资金赔了个血本无归,也没有人会责怪你,甚至你还可以换一个项目从头再来。学校从来没有期望每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都能成功并给学校带来收益,他们更在意的是鼓励年轻人张扬自己的梦想。

  总之,大学给了每一个人充分的机会去尝试,这对于每一个课业还并不繁重的新生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福利。

  而谈“定位”,是因为你要逐渐意识到,你终究还是要脱离学生这个身份,你需要一些专精的知识或是技能,来保证今后能够应对社会的竞争压力。在这时,需要你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果断去放弃一些。

  你可以保持着勉强看得过去的成绩,在合唱团里站在某个微不足道的位置,在足球队中负责“千年看守饮水机”,横跨好几个学生组织的部门兼任着副部长的职务,并且跟同学一起合开了个小公司,在其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

  这样的你,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但临近毕业时你却会发现,好像没有任何一条路是你能够继续走下去的,因为你涉猎了太多的领域,却没有一项能够支撑起你的职业选择。

  相比起来,有一些同学早早就确定了科研的道路,大二大三就进入了实验室接触科研项目,本科毕业的时候,已经有一到两篇论文在手,国内外研究生就读申请无往不利。

  另一些同学,一早决定了要创业,精心挑选了合适的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结合了雄厚的技术背景,设立了良好的竞争壁垒,进入商界一往无前地浴血拼杀。

  还有些同学,疯狂地热爱音乐或是电影,你有时甚至觉得这是不务正业,有一天却惊奇地发现他已经在发售自己的新专辑,或是拍摄的影片斩获了某知名电影节的大奖。

  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你丰富多彩,甚至也忍痛放弃了很多喜爱的东西,但是他们获得了更为长久发展的潜能。

  归根结底,大学可能是真正走上人生道路的第一站,也或许是不需要那么功利对待的最后一站了。在这一站里,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车究竟发往哪个方向,然而不论发往哪里,都终究会到终点。当你站在终点再回头观望的时候,或许会发现,最纯粹的初心,偏偏带领你走向了最美丽的风景。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