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贵族式”民办教育“兴旺发达”的背后暗藏着什么玄机
发布时间:2017-03-27   来源:华声在线衡阳站  作者:唐红旗  编辑:张星兴

  衡阳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贵族式”民办教育,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由上个世纪九十年的“星星之火”,发展到现在的“可以燎原”,公办教育(尤其是初中)反过来成了”民办教育的补充”,民办教育其规模、生源成了绝对“主流",并大有吞并公办学校之态势。“贵族式”民办教育为何如此“兴旺发达?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端倪?

  首先,”贵族式”民办教育为地方政府减轻了财政负担。义务教育本该是政府提供给国民的“免费”教育,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提供优质的同时也是均衡的教育资源。政府在大力推进《民办教育促进法》时,不能忘记《义务教育法》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民办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政府在义务教育这一块的“包袱”就越来越轻,而老百姓的负担却越来越重。按理来说,每个适龄孩子都应该享受的政府提供的“免费”的义务教育,但由于政府对”公办教育”投入不足,致使公办学校萎靡不振,其教育质量也每况愈下。百姓只得无奈地选择昂贵的“贵族式”民办学校,这岂不是地方政府把负担转嫁给了老百姓吗下?义务教育阶段“贵族式”民办教育如此兴旺发达,地方政府是推手,当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次,高收费的“贵族式”民办教育有利可图。教育本身是一种慈善事业,在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西方国家也有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但这些学校都不以赢利为目的,大部分都把它当作慈善事业在做,而中国的“贵族式”民办教育基本上是把它当作是“产业”来做,于是各种”教育集团”粉墨登场,有合资兴办的,有民办公助的,有公办民助的,有企业自办的,有个人独办的,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贵族式”民办教育学费高出公办学校几十倍,除此之外,有的民办学校还与民办培训机构沆瀣一气,以”直保生”、“留学位”为诱饵,暗示或“绑架”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到培训机构培训,从而收取高昂的培训费、资料费等等。政府部门对民办贵族学校的收费似乎鞭长莫及,对其”绑架”或暗示学生到培训机构补课、培训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审计部门也从不审计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是否以营利为目的。这里面的利益以及利益输送连学校的娃娃都看得清楚明白,政府更应该明察秋毫。

  第三,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助推了“贵族式”民办教育的兴旺发达。由于民办学校办学机制灵活,投入充足,其硬件、软件都远远优于公办学校。常言道:“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更何况目前中国的大小城镇独生子是学生的“主流”,大部分老百姓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从不吝惜,那怕砸锅卖锅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能读民办“贵族”学校,我家的孩子为什么要读破旧不堪的公办学校呢”?”望子成龙”的心态和攀比从众的心理,助推了“贵族式”民办学校的兴旺发达。

  义务教育阶段“贵族式”民办教育,上有《民办教育促进法》这把“尚方宝剑”,下有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再加上投资教育回报丰厚,”孩子的钱更好赚”。因此,民办教育不断扩大规模,形成垄断的“教育集团”,挤压政府投入不足的公办教育,致使公办教育颓势不减,教育质量惨不忍睹。

  值得地方政府深思的是:衡阳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贵族式”民办教育其生源总规模已达六成以上,已成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绝对”主流”,但是其”繁荣”的背后令人忧虑:

  首先,老百姓“教育负担”在不断增加。富贵家庭出得起昂贵的学费,其子女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民办“贵族”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在衡阳乃至全中国大部分家庭都是中产阶级以下,他们硬着顶皮”打肿脸充胖子“,省吃俭用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其生活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至于最底层的平民打工者的子女,只能毫无选择地“就近”入读破旧简陋的的公办学校,这难道不是与政府倡导的“均衡教育”背道而驰吗?

  其次,教育质量整体滑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中生源质量整体下降。高级中学的校长在每年的招生工作会议上怨声载道,他们抱怨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另一方面高考成绩不尽人意。衡阳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规模如此宏大,在全省来说无人匹敌,可是近几年来衡阳市高考成绩却总是徘徊不前,莫说清华、北大录取率今非昔比,就连“985”以及“211”院校的录取率也屡遭“滑铁卢”。按理说衡阳市人口近800万,已超取了全省的十分之一,但二本以上录取的学生却远未达到全省的十分之一。作为绝对”主流”的民办教育辜负了全市人民的期望。

  第三,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民办学校兴旺发达,意味着广大市民在教育领域里面的投入要成几十倍地增加(民办教育收费是公办教育的几十倍),按道理来说教育质量也应该相应的提高,但是连续几年来衡阳市的整体教育质量(全省高考排名令人汗颜)却每况愈下?这给”望子成龙”而又投入如此之大的广大家长作何交待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教育就是教会培育的意思。“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首要手段,“学校”则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贵族式”民办学校,还是“平民式”公办学校,都应该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在“利益”和“教育”权衡中要站得稳脚跟。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各方”神圣”切莫为了利益盲目把学校变成“商场”、“市场”,而忘记了“教育”的初心。

  (文/衡阳市第十五中学 唐红旗)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