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写得又快又好,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几方面的积累。”要有厚实的文化底蕴,灵活的训练方法,才能一气呵成,写出文采,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
一
积累阅读经验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平日积累、即作文内容的积累、文字表现形式的积累……大量阅读,是丰富生活的主要方法。
阅读不仅是为了作文,但要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为大量阅读可以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知识。
近几年,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自读课和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保证健康的书源。我们建立了学校、班级和家庭书库,每个学生都办有借书证,随时可借阅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也可以在闲暇时到学校阅览室阅读最新的杂志、报纸。并要求每位家长每期向班级捐赠一册图书。
首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对他们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专注、静心、动手、动脑”。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使用工具书的阅读习惯。
其次,建立“电子书库”。做好网上阅读,保证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信息。
第三,保证阅读时间。每天20分钟的读报时间决不占用,保证每天一节的自习课阅读。平日精读,利用假期博览名著,写读书笔记。
二
积累写作素材
写好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储存,写作是倾吐,要想畅快淋滴地快速倾吐,就得注重平日的吸收和积累。不但要多吸收多储存,而且要吸收得精当,储存得牢固,要用笔记,用脑记。
1、自制读书卡片,分类摘抄
我的要求是:材料的积累要做到典型、准确、牢记;学生自行设计读书卡片或摘抄本,把每天阅读中认为有用的知识分门别类摘抄好,每周五团队活动时间交流;把学生找到的名人名言每天轮流抄在黑板报上,并要大家当天背记下来,这样,不但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励志;注意语言的积累,摘记有文采的生动活泼的语言,阅读教材中的佳段妙语,不仅要摘抄,还要求学生背诵下来。
2、积累生活,开拓视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提高学生对生活观察积累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作文时有取之不尽的材料,挖掘不尽的“宝藏”。从历年高考、中考的优秀作文来看,作者都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对生活的深刻认识,那些只囿于校园之中的学生是绝对不会写出内容充实、时代感强,语言生动的文章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积累知识,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增强每个人的生活涵量。具体做法是:无论多忙,每天一则日记,随时写下自己对生活、阅读的感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如“走进中州公园”“重阳敬老行”“感恩父母”等;关注社会上、校园里和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主题讲座和辩论会。妙趣横生的活动不仅给稍嫌沉闷的课堂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更为“写好”积累了鲜活的素材
三
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
1、为常见的思维方式插上想像的翅膀
想像可以“笼天地于宇内,挫万物于笔端”,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作文这一表现创造活动的载体中,其作用更不可忽视。学生一旦插上想像的翅膀,定会自由翱翔于广阔无垠的思维天空,创新的才情如汩汩泉水喷涌而出。
2、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品质
文贵求异,思贵创新,写好作文中鼓励学生发展求异精神,张扬个性,突破思维束缚,引导他们避俗就新,对于培养其创新品质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许多成语典故中都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辩证方法,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领悟,对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大有禆益。教师平时多出一些灵活性、开放性较强的题目,如《见风使舵辩》《班门可弄斧》《愚公真愚吗?》《感恩挫折》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自由发挥、陈述观点,唱出反调,阐述自己个性化的观点。
(文/衡阳县樟树中学 欧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