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今年62岁,他得的不是肠癌,是艾滋病。知道结果的时候,他张大嘴巴,露出几颗黄黑的牙齿,保持这个姿势好几秒。我们以为他不知道什么叫艾滋病,正准备向他解释,他却动了,脸上似哭似笑,轻轻叹了句:“怎么是这个病?”他的妻子在旁边连连说:“是不是搞错了,我家老头很老实的,不可能得这个病!”
像林某和他的妻子一样,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艾滋病是“年轻人的病”,不可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然而,在艾滋病患者中,50 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研究表明,老年艾滋病患者90%的感染途径是“性行为传播”,而大多数人心中,却认为老年群体中并不存在这一行为。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在2015年,50岁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580万人这一历史新高。2016年,我国的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是2010年的3.6倍。而老年HIV感染者相较普通老年人得慢性病的几率高达5倍。2017 年初,国务院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首次将老年人列入重点宣教人群。
“艾滋病”和“性行为”,这两个习惯性从老年群体中剔除的词,正在气势汹汹而不容分说地闯入人们的视野。
不谈论,不代表不存在
不谈论老年人性生活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然而事实与观念恰恰相反,一份有关老年性生活的调查报告显示,95% 的老年人依然存在性冲动。
老张与妻子离婚多年,退休后的他在一次偶然间开始跳起了广场交谊舞。又在舞伴的介绍下,加入了孤身一人居多的老年交友群。自此,老张开始了他自己的生活。然而一年多之后,他感觉身体不适。检查结果显示,他得了艾滋病。
有人说“广场舞就是老年人的陌陌”,这句话是以偏概全,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与社会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拥有的需求出口少之又少。
于是,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自身与环境带来的限制与压力,不得不选择商业性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嫖娼”——我国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中近八成承认有过商业性行为。
与其他群体相比,老年人更倾向于价钱便宜的性服务,这进一步增加了老年群体感染HIV的风险。研究表明,低收入的女性性工作者HIV感染率更高。
整个社会都在避免谈论老年人的性,它是带有强烈羞耻感的,不得不遮遮掩掩的事。但当它以艾滋病的形式直白而暴力地摊开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开始正视这一切。
与艾滋病的距离不到0.1毫米
比起性伴侣、性活跃等难以干涉的环节,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做法,是从根源上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引导老年群体的“安全性行为”。而最大的难点也在于此。
许多老年人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使女性受孕的能力,或失去了怀孕的能力。无需避孕,就不需要使用“避孕套”,因此,无保护措施的高危性行为,在老年群体的发生比率极高。
有研究显示,无论哪种性行为形式,老年群体的安全套使用率均不到10%。
实际上,“避孕套”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安全套”,厚度不到0.1毫米,却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感染,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手段。
家庭关心与自我保护都关键
在老年人退休后,会突然之间失去了社会的存在感,很难适应退休生活,难免引起内心孤独寂寞。现在很多的空巢老人,他们平日无事,手头很宽裕。子女也常年不在身边,缺乏关爱和陪伴,这些原因更加深了老人的孤独感。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老人感染艾滋病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年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并不了解,不习惯使用安全套,在感到不适的时候拒绝求医,或者不知怎样求医,从而使自己成为了高危人群。
因此,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应积极调整心态,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培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另外,子女和社会要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同时,老年人要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务必要做好自身的防护。(衡阳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