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市民蔡嘉(化名)经历了终生难忘的两小时。从得知父亲蔡振(化名)走失,发现他河滩遇险,直到众人合力救援,帮助父亲脱离危险……她从万分焦急到深深感动,心情坐了一回“过山车”。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蔡嘉委托长沙晚报帮帮团记者表达她对好心人的感激:“虽然不知你们的姓名,永远记得你们的身影!”
前情:老人浏阳河河滩遇险
昨日5时50分,家住浦沅的蔡嘉手机响了,电话那头是母亲焦急的声音:“一早醒来,发现你爸不在家,附近找了一圈都没看到人!”
蔡嘉感觉不妙:重病的父亲怎么会一个人出门!她赶紧请离她较近的同学刘斌开车,送她回四方坪的父母家。在父母家周边找了一圈,没有任何线索,又赶往四方坪派出所寻求帮助。蔡嘉向派出所民警讲述事情经过时,恰好听另一名民警说:“110刚接到群众报警,在距离派出所约1公里的浏阳河河滩上发现有人陷入淤泥。”蔡嘉和刘斌立即开车前往事发现场。
7时30分,浏阳河河堤上已有了10来名围观群众,110民警和120急救医生刚刚赶到现场。蔡嘉一眼认出,倒在河滩淤泥中的人正是自己的父亲。
现场:众人冲进没膝淤泥救援
“爸爸!爸爸!”蔡嘉首先冲下河堤。刘斌、民警、急救医生紧随其后,踏入河滩救援。
刚经过涨潮退潮的浏阳河,裸露出大片河滩,河滩的淤泥又软又滑,还有很多积水。越往河滩中间走,淤泥越深,很快没过了大家的膝盖,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大家一步一步向老人靠近。
蔡嘉一把扶起父亲的上身,让他的头部先离开泥浆。急救医生进行了初步问诊,发现老人尚有意识,但在泥浆中浸泡太久,全身微微发抖,医生帮他简单清除了嘴里的污物,众人齐心协力把浑身是泥的老人抬上担架。
大家抬上老人后,身体更加往淤泥里陷,回程走得更为艰难。民警向河堤上的群众求助:“有人能帮帮忙吗?”围观群众中3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挺身而出,立即冲下河滩帮忙。
8时,大家终于把老人抬出河滩,放置在安全地带。急救医生初步判断老人没有大碍,蔡嘉决定先送父亲回家洗澡。3名好心的小伙子一路护送老人到家后,才默默离开。
幕后:老人身患食道癌晚期
蔡振随后被送往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接受进一步检查。医生表示,需等CT结果出来,看有无肺部感染,再进行对症治疗。
蔡嘉透露,去年12月,70岁的父亲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多次住院治疗,但病情进展快,进食困难,暴瘦了25公斤。她分析父亲可能是难以承受病痛的折磨,且不愿拖累家人,一时想不开。“我们今后会更多陪伴父亲,更多关心他的内心。”蔡嘉说。
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齐慧说,肿瘤患者不仅承受身体上的痛苦,更要承受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以及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往往伴随有一些心理问题。家人应该尽可能多陪伴,及时注意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发现问题尽早干预,或带患者去看心理医生。
(线索提供者王先生获二等奖)
小提醒
肿瘤患者3个时期最需心理干预
齐慧说,在肿瘤病人的诊治过程中,有3个时期特别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当得知诊断后,患者大多会经历震惊、怀疑、否认、愤怒、恐惧等情绪。在此阶段,需要向患者解释“癌症≠死亡”,强调治愈的希望和成功个案,以帮助其减轻恐慌心理。有时候患者需要一些个人的时间和空间来平复心情,应允许患者在安全的环境里独处冷静一段时间,适当表达关心,帮助患者度过心理缓冲期,慢慢接受患癌的事实。
在治疗中后期,患者经历放化疗等各种治疗的痛苦体验后,心理情绪容易受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而产生波动起伏,出现焦虑不安、厌世绝望、治疗依从性差等心理行为。此时,家人应陪患者多散步、多活动分散注意力,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抗癌之星”活动,与有共同经历的人交流。
当治愈和康复的希望落空时,患者体验到死亡的威胁,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往往比最初得知患癌时更强烈,甚至会开始为死亡作安排,向家人交代后事。此时可鼓励患者通过各种方式倾诉、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如果患者已在心理上接受谈及死亡,可适当介入生死教育,满足他生前的愿望,协助其心理上对死亡做好充分准备,平静面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