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乡村三十年,用爱诠释教师角色——记2016年衡阳市最可爱乡村教师谢高贵
发布时间:2016-09-07   来源:华声在线衡阳站  作者:张星兴  编辑:张超

  扎根乡村31年,辗转两所农村学校(耒阳、安仁交界的浔江中学,耒阳、永兴交界的三都中学),担任农村中学班主任26年,任教两个班及以上的数学31年,没有显赫的金杯、银杯,有的只是老百姓一致肯定的口碑;没有省部级的教育教学论文,有的只是六十多本教学备课和密密麻麻的教学后记;没有响亮的清华北大生,有的只是三千多个学生在他的教育下茁壮成才。谢高贵老师用青春和汗水演绎着他的三十一年教学生涯。

  用青春坚守乡村——“我的学生认我这个老师”

  自1985年从郴州师专毕业以来,他就用身心诠释着教师这个角色。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数学老师的缺编,他服从领导的调配,来到了浔江中学。学校地处耒阳、安仁县交界之处,周围崇山峻岭,没有围墙,孤零零的坐落在半山坡上,陈旧的楼房作为教师的住房。在有雾的天气时,三米之外,就不能辨别对方的面孔,晚上睡觉时大山里野兽的嚎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当时,他也畏缩过,想打退堂鼓,而年近六旬的老校长对他说的一句话“学生认你这个老师”,就是这样朴素的一句话坚定了他的信念。他任教两个班级的数学,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刚接任的班级几十张陌生的面孔让他无从下手,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家访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当时,学校附近的几个村都没有直达的公路,与外界的连接多靠那一条条崎岖的山径。于是,每次家访,他只能徒步。淳朴厚实的家长总是对他的到来极为热情:三个鸡蛋,一碗面,每当推辞时,家长会“骂人”。记得那时他班上一名叫王志军的学生,父母双亡,只能与年近六旬的奶奶相依为命,谢老师第一次去他家家访时,见到的是他家那破烂不堪的土房子,顿时心里就在想:要是下雨了,他们该怎么办?对于老师的到来,老奶奶一方面极为惊讶,另一方面又极为热情。认为自家没什么可以招待这位老师,硬是从邻居家借了三个鸡蛋煮了。那时的他拿着几个鸡蛋,剥开,却怎么也吃不下,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这样的热情他承受不起。在与老奶奶的交谈中,他感受到了老奶奶对孙子极高的期望。家庭的不幸遭遇使老奶奶倍受打击,她只能把自己的一线希望全部寄托在年幼的孙子身上。她希望孙子认真踏实学习,取得好成绩,考个重点高中,将来再考取大学。老奶奶拉着谢老师的手说“我的孙子就靠你们老师栽培了”。谢老师至今也无法忘怀,望着老奶奶那乞求的眼神,他顿时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从那以后的三年间,他借口生活上需要一个伴,白天与王志军同吃一锅饭,晚上同住一间房,学习上耐心辅导,生活上不露声色地资助了他三年。终于,苦尽甘来,三年后,王志军终于考上了中专,如了老奶奶的心愿,他也觉得如释重负。在那时,山里的孩子考上中专是件大喜事。王志军的奶奶在送孙子上学的那天手里抱着一只大母鸡,领着孙子到学校,含着幸福的泪花对他说“老师,您是我孙子的再生父母,就让他叫你一声干爹吧”。当时谢老师很高兴的答应了,内心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老校长的一句话又在他耳边响起:“学生认你这个老师”。

  用真情呵护孩子——“我的学生信我这个老师”

  2004年,他教初三年级,当时班级里有一个名叫李小平的学生,他上课纪律松懈,性格暴躁,一冲动,和同学时有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思索着如何才能挽救他。于是谢老师及时对他进行了家访,在言谈中了解到李小平同学这种性格形成与他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7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因母亲的出走在精神上受到严重的打击后自暴自弃,打牌、酗酒、好斗、经常性地暴打他。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他明白了李小平自小缺少母爱,父亲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他的心理,因此,李小平形成了暴躁的性格。母亲的出走更增添了他心中的不平,在以后的日子里谢老师刻意地去关心他。一个偶尔的机会,谢老师发现他的兴趣是打篮球。1.7米高的个子打起球来虎虎生风,在篮球上有一定的天赋。刚好,那时临近班级篮球赛,他也参赛了,并且在比赛中表现突出,为班集体增添了荣誉。利用这次机会,谢老师在班上表扬了他。因此,李小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表现稍好。但一段时间后,李小平又旧病复发。谢老师觉得他的转变靠交谈起不了很大作用,接着,谢老师思考着他的兴趣在打球上。于是,利用某个周末,谢老师约他和其他几个篮球队的队员一起来学校比试投篮,他欣然接受了,可最后他输了,于是谢老师问他:“你服不服输?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赢你吗?”李小平答不上来。接着谢老师借机说:“老师的篮球水平不是一朝一夕打出来的,你如果想学就应该多加练习。”在这之后谢老师和他成了朋友,他心中的不平被谢老师的言行慢慢感化,性格也开朗多了。在谢老师和他私下交流的过程中,他觉得谢老师比他的父亲更能了解他的心。因势利导,谢老师也抽出时间给他补习功课,以学习为主。经过一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中等成绩上升到班上的前十名。因为这件事,同行和家长都称赞谢老师“好不容易”、“真有办法”、“这样的学生都能转变好,真不简单”。

  用白发演绎岁月——“我这个老师为我的学生无怨无悔”

  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谢老师深感责任重如泰山,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德才兼备,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他能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奉献于平凡而又光荣的教育岗位。一心干好教育事业,他放弃了多个好机会。教师工资收入低,许多同学都劝他到城市里去闯,甚至有的同学说:“进城的事包在我身上。”还有的学生说:“老师,几年不见,您的白发又添了不少。”“五十多岁了,还教两个班的数学……”但是,当他回到学校,自己的烦心事就忘得一干二净,一天不上课,不找同学谈心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三十年来,学校就是他的家,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走出了山村,自己却依然固守这份清贫。

  多年的勤恳工作,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0-1998年间,谢老师连续评选为校优秀班主任。2003年,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者”、“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1998年市政府记“三等功”一次,2015年市政府记功一次。

  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学习课改理论,参加每年的教学开放日的活动,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利用工作之余搜集材料,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经常写读书笔记、心得,使得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近几年来,阅读大量的名家教法之要点,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个教师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需要有一个泉眼,有了源头才有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

  30余年来,他担任初中数学课教学,每次的备课都写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生的反馈信息,每册的练习都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每次上课时,都与学生热情交流,点拨指导,答疑解惑,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自己的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有时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难以理解,他会用贴近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引入新课。例如:函数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个疑难点,就设问“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同学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哪些量?”、“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再如:“商店购买东西需要考虑几个量?”。

  课堂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是要动脑,更要动手。画一个图形,比例大小是否规范,只有通过动手才能感知。“如何做一个圆锥”需要每个学生去动手做完以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样的几何图形?”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30年来,他上的公开课,示范课不小于10次。正因如此,他所教的数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多年的中考,人均成绩均在全市初中系列名列前十名,多次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1997年参加衡阳市“数学教学研讨会”、2001年代表片级学科带头人赴南岳参加“魏书生的学术报告会”。

  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个立志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人,关心爱护学生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我的事业就在三尺讲台上延伸,我要把我的爱、我的智慧和我的整个生命都献给学生,在教育这块平凡而孕育着无限生机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