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衡阳金页53期衡D3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2-03-21   来源:  作者:  编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祁  剧 

      



祁剧于永州之地的祁阳与祁东(后划归衡阳管辖,所以祁剧也被称为衡阳的地方文化之一)产生并传布开去,得益于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个是元明之间,湖南一带兵焰甚烈,人口遭到了大规模的减却,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洪武大屠杀(有关洪武大屠杀,历史有两个很有名的传说)。朱元璋坐 稳位子后,自然要执行一系列的招抚流亡、劝课农桑、鼓励开垦等经济发展的举措。其中对湖南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也就是所谓的江西填湖广。这移来的 不只是新的人群,更是新的文化,新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八世孙,岷庄王朱楩的七世孙,岷康王朱誉荣庶七子朱定煠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封为祁阳王。由此,祁阳一地有了藩王府。对藩王府来说,肯定要备女乐,蓄歌伎,倡演一些当年就已经流行的如《琵琶记》、《长歌行》等一些歌舞类节目。
  我们都知道祁剧源于弋阳腔,而弋阳腔又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来的一种声腔。清李调元在《剧话》 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又通称高腔。后江西移民大量涌入湖南一带。其中不知有什么历史的缘故,或是天意作弄,偏生江西弋阳的人来到了祁 东与祁阳之地,与祁山湘水之间广为传唱的祁东小调相结合,便有了我们今天的祁剧。
  那么,祁剧自身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有两个技术性的问题,一是弋阳腔最早的剧目是《目连传》,被称为祁剧高腔之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兼收并 用,有了高腔、昆腔、弹腔3种声腔,并逐渐形成了永河、宝河两大流派。而两派的最大区别则是,演唱时永河派由鼓师帮腔,宝河派用唢呐帮腔,声调高扬、激 越。这是指唱腔而言。舞台语言均统一使用祁阳官话,这也是祁剧得名的由来。
  清代同治九年修纂的《祁阳县志·艺文志》中有记载,明朝末期,祁阳地方已经有了较为体制健全的戏班活动。它又称祁阳班子,后又称祁阳戏,清末又名楚南戏,已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
  祁剧在艺术上具有粗犷、夸张、朴实的特点,除夫旦、丑角用真声外,其他的行当均讲究用雨夹雪”(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动作上有归子午之说,即 眼、鼻、胸、手指、脚尖的配合与协调。亮相要在撩袖、抖袖、整冠或者整鬓之后再进行;开衫子可分为全衫子和半边衫子;做到花脸过头、须生平眉、小 生平肩。例如花脸一般讲究眼珠的滚动和脸部肌肉的颤动;旦行讲究柔软放松的棉花身段等。并特别重视腕子功,要求能做到倒掌(手掌向外,手指能碰到手 臂),转动灵活,耍出各种腕子花样式,做到柔弱无骨、转动灵活自如。眼神有斗眼瞪眼梭眼睁眼分眼阴眼俊眼。   
  表演上,单跑马就有几十种不同的舞蹈动作,不但表演逼真,而且十分优美。同时又融合和吸收了各类民间武术,因而更具有乡土特色。 脸谱一般只用红、黑、白三色,多注重眼、鼻、口的勾画,线条刚劲有力。乐器则为祁胡、月琴、三弦、板胡(瓜琴)4大件,祁胡伴奏用的琴筒一般用楠竹制做而 成,一般小而长,筒口成喇叭形,琴柱内装上铁条,琴弓内藏铁丝,其音阶高扬嘹亮。在打击乐器方面,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和帽形噪鼓以及宽边的大锣和大钹等。
  清乾隆年间,祁剧进入广东。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在其《粤剧浅识》一书中就说过,广东八和会馆最老的牌子上刻的都是祁阳人的名字,他并声称,粤剧和祁剧 是一对孪生姐妹,都是由湖南的祁阳剧嬗变而来的。同时,祁剧在向外散布流传的过程中,到广西之后,又孕育出了桂剧。现今的桂剧在剧目、唱腔等方面多有相似 之处,有的剧目连唱词道白都完全一样。至于说到湘剧,要说它脱胎于祁剧,相信也无人可以否定的。由此也可以这么说,祁剧是中国,尤其是南方一带众多戏剧的 母剧,也是无疑义的了。
  一种戏剧要想立得起,一定要有关键性的代表人物。就像我们说到京戏一定绕不开梅兰芳,昆剧绕不开俞振飞。祁剧名角辈出,蔚为大观也!在咸丰、同治到抗 日战争这一百多年来,祁阳县就办有:鸿、元、如、永、祥、方、香、梅、玉、翠、文、三、喜、荣、国、丽、巧、春、超等四十二个科班。其中玉字科的李玉亮, 翠字科的何翠福,三字科的唐三雄,喜字科的刘喜艮,称祁剧三个半聪明子弟。其中祁剧第一个女旦角,被誉为北京有梅兰芳,湖南有筱玉梅的筱玉梅等,都是 名重一时的艺术家。
  有人曾惊叹,祁剧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用不绝的艺术大百科全书。而郭沫若则有言,祁剧乃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种。到目前,祁剧传统剧目有大小戏 893本,其中百分之八十为弹腔剧目。高、昆整本戏《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夫子戏》四大部,称为祁剧正高正昆代表剧目,其他属 于明清传奇的高腔、昆腔戏,则被称为耍高耍昆耍高剧目有《琵琶记》、《金印记》、《投笔记》、《一品忠》等;耍昆 剧目有《鹿台饮 宴》、《卸甲封王》、《别母乱箭》、《藏舟刺梁》、《劝农赏花》等。弹腔戏大多搬演《三国》、《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以及部分神话传说和公案 戏。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昭君出塞》、《牛皋毁旨》、《闹严府》、《泗水拿刚》;创作的现代戏有《黄公略》和已摄制成影片的《送粮》等。
 
传承人
祁腔若华
——祁剧省级传承人江中华

江中华,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个把祁剧视为生命的艺术家,一个国家一级演员,从1977年进入衡阳市祁剧团至今,不知不觉,堪称大就。
  江中华一沾上祁剧,就爱上了祁剧。还在原衡阳地区祁剧学员班学习祁剧时,就已能熟练掌握祁剧的高、昆、弹三种唱腔,还把唱、做、念、打的戏剧基本功练 得滚瓜烂熟。他的从艺恩师们,如田连绿、陈少龙等,都非常看好他,也对他格外的器重,只恨不得把一生之技艺传授于他,而他,也恨不得能把恩师们的技艺一朝 学全,以便将来来可将祁剧发扬光大。
  也因为他基本功扎实,又天生一个生派角色,从演《闹严府》、《柳刚打井》、《定军山》、《问樵开箱》开始,一直就是祁剧团的主打演员,所演的主角和配 角不下三十余台。至于他本人,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新编剧目上,一来求祁剧代有新戏出,二来求祁剧的推陈出新,不断的能让观众耳目一新。
  《白居易》、《庞统治酒》、《玉璧血》、《独钓寒江雪》都是他倾力打造的新编祁剧。这其中,又是《甲申祭》最为出名,影响最为广大。
  1993年,江中华在新编剧目《甲申祭》中饰演的是第一号男主角李自成。而该剧,则在当年的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中,大放异彩,成为众人观注的焦点, 他本人,则凭着在剧中饰演的李自成,一举夺得了优秀表演奖。到10月分,该剧又赴京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演出,获文化剧目奖,并被拍成了电视剧, 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江中华所获殊荣太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祁剧君子
——祁剧省级传承人张少君

  1978年就开始唱祁剧的张少君,现已是衡阳市祁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可谓是荣誉等身。曾获湖南省文化系统先进个人,衡阳 市第九届人大代表、衡阳市三八红旗手、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湖南省芙蓉戏剧表演奖获得者,全国地方戏曲汇演表演奖获得者。
  张少君师承祁剧名旦谢美仙、黎燕飞、九岁红(张瑞莲),并得其真传,系统地继承了祁剧前辈的表演艺术精华,在祁剧代表性传承剧目谱系中属于第三 代。她熟练地掌握了祁剧唱、做、念、打的表演程式与技巧。能够根据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来安排设计表演程式,一切表演技巧都为剧本主题服务,形式与内容都达 到了高度的统一。她功架好,舞姿优美、动作准确,唱腔动听,再加之打击乐铿锵伴奏,形成了祁剧所独有的艺术风格。
  其从艺三十二年来,先后主演了祁剧大小剧目近四十余台。主演的剧目《昭君出塞》中饰王昭君、《闹严府》中饰严婉玉、《红绫袄》饰柳迎春、《甲申祭》中 饰陈圆圆、《白蛇传》中饰白素贞、《秦香莲》中饰秦香莲。其所饰演的人物形象与屏幕形象受到了湘南、湘北、桂林、柳州、富田、江西等地广大观众普遍赞扬, 所演剧目均成为了剧团日常演出的保留剧目。
  张少君在从事祁剧的演艺事业中,成绩突出。1980年,在《闹严府》中饰严婉玉,此剧由省电视台录制成艺术片,并由中央电视台在国庆三十一周年向全国 播放。1982年,主演《哑女告状》饰掌上珠,此剧由省电视台录制成艺术片,在省内多次播放。1988年,在衡阳市专业剧团优秀青年演员飞雁奖比赛活 动中,荣获飞雁大奖。199年,在参加湖南省第三届青年戏曲演员折子戏大奖赛中,获银奖。


祁腔祁韵
——祁剧衡阳市级传承人费建楚

  费建楚1977年从原衡阳地区师专附中文艺班毕业以来, 1978年考入了衡阳市祁剧团,到今天,他已是国家二级演员,祁剧的名角。
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费建楚同志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先后承师李宜华、费国标等祁剧名丑,后又参师费相承、唐柯华、王赛雀、李远均、于艳生、唐国球等同 行前辈,学习了近百余出祁剧传统戏,并系统地学习了祁剧丑行的表演风格、特色、流派等,学习并掌握了近百余出祁剧剧目,其中包括官衣(蟒袍)戏、公子戏、 老脸戏、烂派(水衣)戏、娃娃戏、和尚戏等,所学剧目丰富,角色类型齐全。其中,向李宜华、费国标学习了丑行烂派戏(水衣戏),向唐柯华、费相承学习了官 衣(蟒袍戏),向李远均学习了公子戏,向于艳生学习了官衣戏,向唐国球学习了和尚戏及丑行的舞台表演形式。
  在此基础上,又综合了祁剧永和、宝和两大流派的表演风格,并有机地加以融合,自成一体。先后主演了《九赐公上寿》、《程咬金招亲》、《判双钉》、《摩 天岭》、《八仙飘海》、《活捉三郎》、《打草鞋》、《双拿风》、《孟丽君》连台本,《粉妆楼》连台本、《杨家将》连台本等近百余出剧目,塑造了众多性格迥 异的舞台艺术形象,深受专家及同行的肯定及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在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吸收了众多前辈的表演技巧及流派风格,对人物刻画逼真自如,表演 细腻,擅长道白,风格独特,特别是在官衣、公子、烂派、老脸等戏路上有其独具的表演风格,在继承各流派风格及众多前辈表演特色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及 对舞台艺术的感知力,把各种不同风格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被省市有关专家喻之为改良派
  1982年,在原衡阳地区第一届专业剧团青年演员汇演中,主演《乙保写状》饰何乙保,获表演二等奖。1987年,在衡阳市第一届青年演员汇演中,主演 《男辞庵》饰本吾和尚,获表演二等奖。1993年,参加《甲申祭》演出饰演优生,此剧获文化部十二项大奖。1995年,参加衡阳市95春节衡房杯戏剧 小品大奖赛,主演《小宝上学》饰小宝,获优胜奖。1999年,在衡阳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业务考核中获第二名。
  到了2004年,已在祁剧这个行当摸爬滚打三十余年的费建楚,开始将心力转移到传帮带,一心将自己多年所悟的祁剧丑行的经验传授给衡阳艺校祁剧班的学 员们。先后传授祁剧传统剧目:《柜中缘》、《乙保写状》、《钓龟别母》、《拦马》、《辞庵》、《泗水拿刚》、《活捉三郎》、《刀劈三关》、《打草鞋》、 《酒醉毁庙》等。而他所教的学员李刚则在2008年湖南省艺术类院校毕业实习巡回观摩汇报演出中获湖南省优秀演员奖,汪圣智获演员奖。朱葛在衡阳 市2008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巡回观摩汇演中,主演《喜盈门》饰刁四,获优秀表演奖,在2009年湖南省第三届艺术节,其主演的刁四又获田汉表演 奖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