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购房者难拒“低价诱惑” 回迁房经适房成诈骗新卖点
发布时间:2012-04-01   来源:  作者:  编辑:
年,冯伟看到同行郭辉发布回迁房的消息后便主动联系对方。冯伟利用门店便利,先后找了几十名要购买回迁房的客户,并将这些人介绍给郭辉。冯伟由此分得了近100万的中介费。

  受骗人颜某说,2007年下半年,朋友告诉他广渠门有回迁房出售,他又通过这位朋友找到做中介的冯伟,选中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后来他按每平方米7800元的价格付清了全款,并且向冯伟支付了4万多元的中介费,但后来董静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签约时间,等再也联系不上董静后,他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2004年底至200812月间,董静单独或分别伙同冯伟、郭辉等人,虚构能以置换方式购买到崇文区广渠门危改小区的回迁房、帮助购买西城区桃园危改项目回迁房等,骗取160余人(次)的购房款共计7200余万元,骗取中介费、信息费等共计600余万元,到案发前,这些钱基本上被董静挥霍一空。

这是一起典型的以低价买回迁房为诱饵的诈骗案。审理此案的北京市一中院法官王靖说,董静案并不是第一起打着政策房旗号的诈骗案,近年来北京市已有数百户家庭落入经适房、回迁房的诈骗陷阱

  政策性住房成诈骗新卖点

  王靖说,从法院审理相关案件的情况来看,以能够帮助买房人办理经济适用房审批手续、称可从内部搞到经济适用房房号或是能够以置换方式买到不错地段的回迁房,已成为继高考诈骗、办理进京户口诈骗案之后,犯罪分子诈骗的新卖点

  除董静案外,王靖还向记者介绍了另外一起与经济适用房有关的案件。梁某是个80后女孩,曾经从事过房屋销售工作。2006年至2008年期间,梁某利用工作之便得知北京某经济适用房有一部分空置房,尚未对外出售。于是,梁某自称认识开发商负责人,可以拿到房源。为了取得购房者信任,梁某还特意买通小区物业人员,允许自己带购房者去小区看房。由于梁某有过销售经验,熟悉经适房用房销售的各个环节,所以让购房者对自己深信不疑。经过层层包装,最终有多名购房者被骗。20099月,梁某以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虽然两个案件中买卖的房产不同,一个是回迁房,另外一个是经济适用房,但两个案件有很多相似之处。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