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困难到什么程度呢?晚年的他还记得当时的教育部部长杨秀峰来视察,没有地方住,只好腾出一间小实验室,用两条木凳搭起一块薄木板,就算是一张床。房里摆一个小桌子,桌上放一个竹壳的热水瓶,还有一个手电筒。因为厕所很远,得拿着手电筒走几十步。学生们也是边建校边学习,几百人挤在老图书馆里上课,虽然老师讲得很好,但学生们不敢鼓掌或跺脚,怕楼板超重塌下去。
“原子弹分离膜”与黄氏粉末压制理论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领导人下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和导弹,中南矿治学院承担了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浓缩铀用多孔分离膜的研究。
当时,只有美、英、苏联三个国家掌握制造分离膜的技术,均被列为重点国防机密,苏联称这种分离膜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当时,中国没有这种分离膜的样品,黄培云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判断是用粉末冶金方法做的,并做出了一些成果,引起北京相关部门的重视。随后,中南矿冶学院三十多人到北京钢铁研究院参与了这项研究,共同完成“原子弹分离膜”这个重要的国防项目。黄培云的最大贡献,是确定了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去做这个项目。
自20世纪初以来,关于粉末冶金的烧结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培云在多年的实践中克服了片面考虑单一渠道的局限,创造性地提出了粉末冶金烧结过程的综合作用理论,有助于解决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纷纭争论。而他的粉末压制理论,也成为国际上目前最精确的粉末压制定量模型之一,被称为“黄氏粉末压制理论”。 ■整理/刘玉锋 实习生 黄琼 (参考资料:湖南教育出版社《黄培云口述自传》等)(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