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全国道德模范廖月娥:孝老助孤同吃住 30年无悔
发布时间:2013-09-27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贾玥  编辑:

  “我要做那个口子朝上的碗”

  刚下过雨,廖月娥家门口的山郁郁葱葱,空气清新,一只黑狗在屋檐下憩息,日子平静安详。

  周奇洪――

  1986年,才把任国华接过来住了两个月,他姐姐知道了,居然上门质问月娥:“你这是存心让我丢脸吧,我弟弟还要你外人插手?莫多管闲事了!”

  劝不住,任国华只好跟他姐姐走。不到一个月,他写两封信来,说在城里过不惯,要我们到湘潭接他回来。我和月娥租了辆农用车,找了副担架,去接任大哥。任大哥的姐姐拉着月娥的手哭了:“廖姐,我错怪你了。照顾他实在不容易,拜托你们了。”我们高高兴兴回了家。

  第四位老人是邻村78岁的五保户胡锡群,被月娥接来照顾了一段时间后,今年5月,他侄子过来把老人接了回去。胡爹爹走后,月娥老惦记,打电话去问。老人说侄子照顾得很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廖虎――

  老人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妈妈说,他们老了,接他们来就是要他们享几天福,不能跟他们计较。

  家里没住其他老人的那几年,妈妈就上门去给老人洗头洗衣,打扫卫生。她曾照顾徐庆云3年,照顾五保老人杨明秋5年,直到他们去世。现在80多岁患有痴呆症的周桂华每次见到我妈,都拉着她的手,难舍难分。

  日子一天天过,我从小孩长成了大人。最多的时候家里有四个老人,妈妈都把他们当父母看待,老人们的性格也都很好。时间久了,就像一家人。和他们在一起,我很快乐。

  廖月娥――

  有人问,你心甘情愿地照顾这些无亲无故的老人,是不是得了什么好处?

  我哭笑不得。他们无法理解我,我也说服不了他们。我只能更努力地做事。时间一长,闲话自然就没有了。

  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周小群给我们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我还记得她的话:做值得做的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人啊,这一辈子,就像一只碗,酸甜苦辣样样都得往里装。碗口朝上了,就放开了;碗口朝下,就一口气出不来,憋死了去。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做我认为对的事,碗口要朝上。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人要是老被别人的看法左右,活得多累啊!我要做那个口子朝上的碗。

  “丑小鸭也可以活得自在,如果不去追求虚荣、金钱的话”

  廖月娥家门口的空地上,停了一辆摩托车。

  周奇洪――

  老人接来了,就要穿衣吃饭。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种了7亩田,只能管住嘴。后来,我们开了家打米厂,打一担谷子收一块钱,有些结余。1992年,打米厂维持不下去了,我买了辆摩托车在村里送客。摩托车骑坏了8辆,挣的钱都交给了家里,我的腿患有严重风湿,左脚大拇指因常年骑车变得畸形。

  前些年,插秧、除草等活都是老婆干的。她那双手,根本不像女人的手,干得像枯枝一样。现在,两个儿子都从部队退伍能打工赚钱了,老伴给新华人寿兼职做保险,一个月有1000多元收入,今年我们还承包了鱼塘,日子正一天天变好。

  陈桂香(坪塘街道店铺老板)――

  廖大姐一家是好人。1997年初,廖大姐在镇上搭了个帐篷,开了个水果摊,我的店子就在水果摊斜对门。我6岁的儿子贺杰患了障碍性贫血,一磕碰就流血不止。廖大姐经常帮我看店,她丈夫就把摩托车停在店外候着,只要我一打电话就奔过来,把我儿子往医院送,从不收钱。也记不得送了多少次,十多年过去,我崽已经22岁啦,长成了一个帅小伙。

  1997年底,在她家的任国华身体越来越差,时刻需要人照顾。他俩就不开水果摊了。那时候和我们一起做生意留下来的,现在都有了自己的门面,赚了不少钱。谁不想家里钱多些?可廖大姐因为要照顾这些老人,放弃了挣钱机会。

  有人说他们傻,想想也没错。三十年,他们家外面还欠着账呢。夫妇俩努力地做事,总也富不了。替廖兴红摆了八十大寿、替任国华做了五十大寿,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三位老人过世,热热闹闹操办丧事,丧葬费都是月娥家出,没收一分钱人情,这事村里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