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高举新韵光辉旗帜 开创中国现代盛诗
发布时间:2012-10-07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  编辑:

  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新韵崛起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步:诗词体制革新阶段

  第二步:新韵体制建立阶段

  第三步:新韵崛起阶段

  新韵诗人所倡导的诗词改革是从体制改革的高度提出来的,并且以更大的气魄,从诗体、诗风、诗境三个方面,对传统诗词进行全新的改革,打破旧的体制,创建新的体制。新的体制是在诗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新的体制是经过改革的传统诗词结合民歌与自由新诗而确立的体制。这个新的体制就是中华新韵体制。中华新韵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一个时代新型诗体的确立,作为主流诗体的新韵体制的形成,会影响整个诗坛的格局,新韵崛起也会指日可待。

  四、同盟战线战略

  新韵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同盟军:格律新诗,新民歌,新古体诗,新声诗词,新创词曲等等体式,这些体式其实是新韵的一个诗流,或者是新韵诗体的一部分,海纳百川,百川到海,这些诗流的共同会聚点,便是新韵。

  传统诗词在创新发展,新诗在分化,新韵诗人在这种情形之下,顺应诗歌发展潮流,团结容纳这些同盟力量,争取更多的支持者、赞成者,最终实现新韵崛起的宏伟目标。

  新韵理论为重阳首倡。重阳提出的“中华新韵说”与新韵诗人的“中华新韵大家说”,发展成新韵学说。新韵学说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新韵理论体系。

  新韵理论体系包括:新韵纲领,诗词改革理论,新韵体制建构理论,建设民族诗歌理论,新韵运动理论,新韵建设理论、新韵兴起、新韵崛起理论。

  新韵理论由重阳、向策、李万修、雁阵等新韵诗人创建,他们在诗词改革、创建新韵诗体、建设民族诗歌等理论领域,见解独特,旗帜鲜明,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韵理论的重要开创者还有刘大果、杨天琼、陈林、叶成文、常毅坚、姚仪等诗人。新韵诗人在开创新韵理论中,各有建树,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发展成理论体系。

  新韵诗人在创作与实践中,形成新韵作家群:重阳、向策、李万修、原草、夏永奇、姚仪、刘伯高、袁秉清、杨天琼、刘大果、朱泰来、季文博、乔大培、叶成文、陈林、滕锦、刘广训、段锋先、顾效荣、陈素萍、陈致和、田友桂、张宗明、吕伦、李琮、断肠红袖、杨静、一剪寒梅、朱荣梅、严寒等等。

  在海外有薛理茂(法国),施素月(菲律宾),冬青(西班牙),中山荣造(日本)等。

  会外写新韵诗的著名诗人有:贺敬之、丁芒、刘章、刘征、梁上泉、苗得雨、黎焕颐、李松涛等。

  新韵作家群为新韵诗体的开创、新韵体制的建立做出杰出的贡献。

  新韵批评与新韵理论、新韵创作是相辅相承的,它对于揭示新韵创作规律、新韵作品个性特色、新韵创作方向,以及匡正当代诗坛的诗风,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韵发展的三条战线,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新韵理论家、新韵批评家与新韵作家。他们会引领新韵诗坛,将新韵推向时代巅峰。

  第四章 中国历史上诗歌的几度崛起

  以史为鉴,知其兴衰。一部诗歌发展史,既有低谷,又有巅峰;既有朝代的昌胜,也有为数不多的盛世气象。楚辞、汉赋、乐府,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一座座诗歌高峰,从兴起到崛起,有其发展成因,值得我们借鉴、研究。

  楚辞的崛起

  诗经之后的二百多年间,由于四言诗的衰微,诗坛长期呈现荒凉的景象。直到战国后期,楚辞异峰突起,打破了诗坛荒凉的局面,迎来诗歌创作的鼎盛期。

  楚辞,本义是楚地的歌辞。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化。屈原的《九歌》、《离骚》、《天问》、《九章》等,奠定了楚辞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在句式还是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富于变化,能够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楚辞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富,注重外在形式的美感,这为汉赋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楚辞浪漫的精神气质,以及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重大影响。

[上一页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