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中国式包装——面子上的浪费
发布时间:2013-02-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

  青岛某商场里经过多次包装的蜂蜜(2月20日摄)。时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从烟酒、茶叶、高档食品,到最普通的元宵、鸡蛋、水果蔬菜等,外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绸缎衬里、描金绘彩,炫人眼目。这些花哨包装不仅华而不实,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包装的功能应是延长商品保质期,或使其便于运输、携带,而这些礼盒包装更多是以包装外观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档次”,卖出更高价钱。消费者高价买“面子”,花了冤枉钱。专家指出,除了商家逐利的因素,过度包装长期存在的根源还是国人的不理性消费观。攀比、好面子等非理性消费观念给过度包装提供了土壤。引导全社会树立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商家和消费者都责无旁贷。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2月20日,10多个酒类包装盒被丢在南京四条巷的一辆垃圾车旁。这种使用密度板制作的盒子废品收购站不予回收。时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从烟酒、茶叶、高档食品,到最普通的元宵、鸡蛋、水果蔬菜等,外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绸缎衬里、描金绘彩,炫人眼目。这些花哨包装不仅华而不实,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包装的功能应是延长商品保质期,或使其便于运输、携带,而这些礼盒包装更多是以包装外观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档次”,卖出更高价钱。消费者高价买“面子”,花了冤枉钱。专家指出,除了商家逐利的因素,过度包装长期存在的根源还是国人的不理性消费观。攀比、好面子等非理性消费观念给过度包装提供了土壤。引导全社会树立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商家和消费者都责无旁贷。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青岛某商场内,工作人员试图阻止记者拍摄一瓶标价52800元的高档白酒(2月20日摄)。时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从烟酒、茶叶、高档食品,到最普通的元宵、鸡蛋、水果蔬菜等,外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绸缎衬里、描金绘彩,炫人眼目。这些花哨包装不仅华而不实,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包装的功能应是延长商品保质期,或使其便于运输、携带,而这些礼盒包装更多是以包装外观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档次”,卖出更高价钱。消费者高价买“面子”,花了冤枉钱。专家指出,除了商家逐利的因素,过度包装长期存在的根源还是国人的不理性消费观。攀比、好面子等非理性消费观念给过度包装提供了土壤。引导全社会树立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商家和消费者都责无旁贷。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北京一位市民收到的红枣礼盒(2月1日摄)。时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从烟酒、茶叶、高档食品,到最普通的元宵、鸡蛋、水果蔬菜等,外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绸缎衬里、描金绘彩,炫人眼目。这些花哨包装不仅华而不实,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包装的功能应是延长商品保质期,或使其便于运输、携带,而这些礼盒包装更多是以包装外观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档次”,卖出更高价钱。消费者高价买“面子”,花了冤枉钱。专家指出,除了商家逐利的因素,过度包装长期存在的根源还是国人的不理性消费观。攀比、好面子等非理性消费观念给过度包装提供了土壤。引导全社会树立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商家和消费者都责无旁贷。新华社发

  青岛某商场里经过精心包装的十一颗巧克力卖价299元(2月20日摄)。时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从烟酒、茶叶、高档食品,到最普通的元宵、鸡蛋、水果蔬菜等,外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绸缎衬里、描金绘彩,炫人眼目。这些花哨包装不仅华而不实,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包装的功能应是延长商品保质期,或使其便于运输、携带,而这些礼盒包装更多是以包装外观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档次”,卖出更高价钱。消费者高价买“面子”,花了冤枉钱。专家指出,除了商家逐利的因素,过度包装长期存在的根源还是国人的不理性消费观。攀比、好面子等非理性消费观念给过度包装提供了土壤。引导全社会树立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商家和消费者都责无旁贷。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一位市民在济南某超市购买的层层包装的香肠(2月20日摄)。时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从烟酒、茶叶、高档食品,到最普通的元宵、鸡蛋、水果蔬菜等,外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绸缎衬里、描金绘彩,炫人眼目。这些花哨包装不仅华而不实,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包装的功能应是延长商品保质期,或使其便于运输、携带,而这些礼盒包装更多是以包装外观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档次”,卖出更高价钱。消费者高价买“面子”,花了冤枉钱。专家指出,除了商家逐利的因素,过度包装长期存在的根源还是国人的不理性消费观。攀比、好面子等非理性消费观念给过度包装提供了土壤。引导全社会树立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商家和消费者都责无旁贷。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