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离家两步远 方便又挣钱”——衡阳市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小车间”促进“大增收”纪实(下篇)丨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2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吴雅敏

陈鸿飞 华德超 王宁宁 陆雨薇

“20多年无人问津的老粮站盘活了。”最近,衡阳县演陂镇演陂桥村党支部书记欧盛禄有点忙,不少企业老板找他,想在演陂镇老粮站内租厂房用于生产。

演陂粮站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粮食管理制度改革,从21世纪初开始粮站一直处于闲置状态。2022年,演陂桥村城乡产业运营公司以向县乡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租赁方式,村里多方筹资投入几十万元改造后,盘活闲置近30年的镇粮站资产。

目前,演陂桥村城乡产业运营公司通过合作方式引进8家企业入驻,引进社会资本投资2000多万元。园内企业年营收总额1亿余元,利税近1000万元。

衡阳市组建城乡产业运营公司,打造连接政府、市场、企业、车间的多头平台。实现“包袱”变财富,资产变资本。

“包袱”变财富,资产变资本。“衡阳市组建市、县两级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全力打造连接政府、市场、企业、车间的多头平台。”衡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实行“打包管理、打包招商、打包服务”模式,统一筹资投资、建设改造、招商布局、资产管理。由平台公司归置、盘活、营运、管理城乡国有和集体资产,通过国有资产直接注入、集体资产合法租借等归集管理运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几年来,衡阳市通过创办城乡产业运营公司,不少闲置资产已悄然“苏醒”。

位于衡南县车江街道恒星村的十六花纸乡村车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张张生活用纸慢慢成型,切割、成卷、包装……一条条流水生产线正在作业,为脱贫人口、残疾人及困难户提供就近就业岗位。

“3年多来,衡南县通过‘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方式,先后从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引进车江街道十六支花纸品加工、泉溪镇怡园生态沃柑种植、泉湖镇鸿壶艾草加工等36家乡村车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全昌华介绍,目前,全县共提质改造、新建、引进乡村车间200余个,就近安置劳动力就业逾万人。

十六支花纸品乡村车间负责人刘邦光,原在广东创业。2021年3月,刘邦光听说家乡正在创建乡村车间。二话不说,把厂子迁到车江街道。当年7月建成投产。目前,企业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解决当地劳动力30多人就业。

衡阳市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猪、菜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省级86家、市级421家。”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苏龙介绍,区域公用品牌“三黄两茶”(衡阳湘黄鸡、祁东黄花菜、衡东三樟黄贡椒和衡阳油茶、南岳云雾茶)优势凸显,打造衡南县“清泉农夫”“常宁塔山茶”“金甲岭萝卜”等“一县一特”品牌,涌现了角山大米、金雁大米、大三湘油茶、聚味堂宴上臻、鑫发黄花菜等知名企业品牌。

春色满园关不住。“几年来,衡阳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结合‘三黄两茶’等特色优势产业,顺应市场规律、尊重企业意愿。”王苏龙说,按照“社会化、中介化、专业化”的思路,“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吸引“三有两缺”(有实力、有市场、有订单,缺场地、缺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衡阳发展。目前已有89家。该市与第三方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引进了环旅箱包、电子烟、电子元器件、橡皮泥玩具、蔬菜瓜果等项目130多个。

“哒哒哒……”位于耒阳市黄市镇金坪村的乡村车间内,环旅箱包厂的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一双双巧手精心加工,一件件崭新的箱包完成下线。

几个月前,金坪村环旅箱包厂所在地还是一所闲置学校,现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梦工厂”。乡村车间工人来源于本村,近50名员工大部分是家庭妇女。

“我们脚不出村在家门口上班,车间食堂安排中晚餐,保底工资2000元,多的员工能拿5000多元。”村民肖美宁喜上眉梢:在乡村车间上班,有稳定收入,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金坪村环旅箱包厂负责人胡兆平常年在外打拼,得知耒阳大力开展“安商行动”,决定回乡创业。他和村里沟通后,金坪村把闲置的学校房屋作为厂房出租给他办企业。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增收房屋租金6000元。

胡兆平告诉笔者,环旅箱包乡村车间二期正在建设,将生产线扩大到6条。“一个月多生产1.5万个箱包,多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年产值突破600万元。

耒阳市充分发挥返乡创业人员、致富带头人、“湾村明白人”的作用,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建设乡村车间,帮助群众增收。截至目前,耒阳市已创建乡村车间232家,帮助98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2080人。

“耒阳市乡村车间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耒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茵芾介绍,太平圩乡榧香园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香榧获中央电视台“国货档案”栏目采访;心海圆的“耒阳刮皮”获得2023“世农会”暨中国食品电商节“金棉奖”金奖。

离开耒阳市黄市镇金坪村,笔者来到衡阳市郊的蒸湘区临江村。

“这是南非冰草,被称为‘蔬菜中的贵族’,是制作沙拉的必备辅料……”蒸湘区惠农农业科技乡村车间负责人罗波说,每年仅在3亩的玻璃温室大棚中种植冰草,亩均产值达20万元。

作为蒸湘区乡村合伙人,惠农农业科技乡村车间在临江村共种植800多亩各类蔬菜瓜果,固定员工53人,季节性用工40多人。公司以电商配送蔬菜为主要业务,辐射整个湘南地区。还吸引10余家企业到临江村流转土地种植蔬菜瓜果。同时,临江村集体经济入股企业,今年该村集体经济突破60万元。

“这几年,蒸湘区通过举办雨母丰收节暨‘乡村合伙人’招募活动,成功打造‘源自雨母’品牌。”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梁芷薇告诉笔者,建设土桥高新特色果蔬、临江果蔬等产业示范片区,培育中平村、幸福村等产业园。全区辖21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20万元。其中,杨柳村、北塘村集体经济突破150万元。

车间有难处,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好似及时雨,激活乡村车间“一池春水”。

“农行这笔贷款,好似及时雨,公司马上增加一条生产线,新增就业岗位近20个。”祁东县黄土铺镇的一家电子科技乡村车间负责人曾定友说。

笔者看到,这家乡村车间机器轰鸣,几十名工人忙着焊接、组装、检测、包装等,员工加班加点赶订单,全力冲刺收官战。

前几年,曾定友在广东创业。2021年返乡创办电子科技乡村车间,生产高频、音频等各种变压器、互感器电子元器件,产品销往珠三角市场。

乡村车间,美好家园。祁东县先后出台“乡村振兴创业就业车间孵化”等优惠政策,涵盖培训、岗位、社会保险、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奖补等。农行祁东县支行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支持乡村创业就业车间融资需求。在走访中,客户经理了解黄土铺镇电子科技乡村车间计划新增一条生产线,因资金有缺口。农行按政策投放纳税e贷120万元。据了解,今年,农行祁东县支行已为15家乡村车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授信额2000多万元。

壮大乡村车间,拓宽农民致富路。衡阳市先后出台扶助乡村车间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市财政累计安排资金3300多万元,对乡村车间提供培训、岗位、社会保险等补贴、车间孵化奖励、租金减免等。今年,市里对申报奖补的27家乡村车间,发放奖补和稳岗补贴资金178.9万元,奖补政策延续到2025年。

衡阳市还将获得的财政奖补资金作为村集体的股本金入股到乡村车间,优先流转闲置或低效利用土地,由新型经营主体定期向村集体分红、支付土地流转租金,村集体再将收益用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流转闲置或低效利用土地23.8万亩,获得土地流转租金1.09亿元,增设公益性岗位1487个。

就业连着民生冷暖。衡阳市大力开展“点亮万家灯火”招工就业活动,乡镇(街道)成立154支招工小分队,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确定招工信息员1789名,落实“先培训、后上岗、边培训、边上岗”,累计培训298批次8967人。支持67家企业把总部放在县城,分设的生产车间下沉到乡村。支持企业“送车间下乡”“送车间上门”,近2万名村民务工务农两不误。

在衡山县开云镇九龙村的昌盛电子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有线耳机的新订单。组装、粘连、焊接……大家分工有序,所有流程一气呵成。

5年前,在了解衡山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后,廖芳决定回到家乡,创办衡山昌盛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电子产品及配件。

为促进乡村车间发展,九龙村支两委帮助昌盛电子发布招聘信息,吸纳周边留守妇女应聘就业。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加之销售市场广阔,昌盛电子乡村车间吸纳当地60多名留守妇女和脱贫户就业,实行“底薪+计时计件提成”,员工月均收入4000元左右。

农民变工人,村口变车间。衡阳市支持企业在乡镇学校附近设立车间104家,近2000名学生家长在家门口务工、陪伴子女两不误。7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车间,搬迁群众楼上住家、楼下就业。企业升级电商站点463个,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乡村车间建成后,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稳定脱贫户就业。”去年7月,坐落在衡阳县界牌镇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致上服饰乡村车间,一度出现订单不足。

“企业的难处,就是县农业农村部门关注的重点。”去年8月,县农业农村局有一位干部得知在深圳开办企业的同学,计划向脱贫地区捐赠一批校服。这名干部马上把这个信息反馈给蒋老板,主动帮助对接,使这批校服订单花落致上服饰。“有了这批订单,保住了员工的‘饭碗’。”蒋老板兴奋地说。

去年,衡阳县农业农村局帮助乡村车间解决用地、用工等难题30多个。目前,衡阳县的乡村车间正常运转,确保了工人和脱贫户的就业。

乡村“小车间”,点亮生活希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衡阳市将围绕市场化运营、盘活资源、加大扶持、优化服务、强化管理等方面精准发力,对新认定及持续运营的乡村车间进行奖补。”衡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告诉笔者,依托平台,推行市场化运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融合,让乡村车间产业特色化、绿色化和品牌化。

“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衡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期望每个乡镇、乃至每个社区、村都有自己的乡村车间,实现每个村都有集体经济,每个老百姓都有收入,助力共同富裕。“让全市闲置劳动力和在外务工的人员都能在家门口就业,激活乡村车间‘一池春水’。”

(原载于12月27日《湖南日报》第17版)“离家两步远 方便又挣钱”-----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一审:吴雅敏,二审:彭国军,三审:徐德荣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