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7日讯(通讯员 吴湘宏 叶清琳 陈曙霞)8月6日,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少寻非遗·图阅研学”主题研学活动落幕。来自衡阳县等地的30余名少年儿童,在五天四夜的行程中,穿越湘西的山水与岁月,在非遗体验、科技探秘与红色研学中,完成一场文化浸润之旅。
来自衡阳县等地的30余名少年参加研学活动
这次研学紧扣“非遗传承”“实践育人”核心。首站凤凰古城,孩子们在沈从文故居聆听《边城》故事,触摸文学与乡土的交融;夜幕下的“凤凰样子”演出,苗家歌舞与古城夜景相映成趣,感受湘西民俗魅力。
次日,矮寨大桥的“云中漫步”带来震撼体验,孩子们惊叹“四项世界第一”的科技奇迹;下午走进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故事中感悟时代变迁,随后在“蜡的世界”亲手体验蜡染工艺,观赏蓝靛在素布上晕染出星辰纹样,悄然埋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孩子们亲手体验扎染
在竹山苗寨的婚俗表演里,孩子们跟着苗家阿婆学唱山歌;熊猫苑的科普课堂上,伴生动物保护知识生动鲜活;天下凤凰手工茶基地中,从采青到揉捻的全流程体验,让农耕智慧在指尖流转。乾州古城的苗画工坊内,孩子们执笔学习传统纹样,在州博物馆的文物前,与千年湘西对话。
最后一日的菖蒲塘村研学,将农技科普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孩子们采摘猕猴桃、参观果脯制作,在村支部书记周祖辉的讲解中理解“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苗鼓迎宾的热烈节奏为旅程画上圆满句号。
省少儿图书馆还为衡阳县岣嵝乡、集兵镇、洪市镇中心小学等乡村学校捐资了图书室。
一审:吴雅敏,二审:陈鸿飞,三审:徐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