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江西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发布时间:2016-01-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魏本貌  编辑:

  江西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水质好了补偿才高(深化改革的基层创新)

  冬日仙女湖,湖水清清,碧波荡漾。而三四年前,湖面满是密密麻麻的养鱼网箱。2012年,江西启动袁河流域的萍乡、新余、宜春三市水资源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实现跨市行政区交接断面水质、水量控制目标。在生态补偿试点推动下,袁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由袁河串起来的仙女湖等重要水库再现“一湖碧波”。

  募集补偿金 全国居首位

  鄱阳湖流域占江西辖区面积的94%,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5条主要河流全部汇入鄱阳湖,流域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按照责任共担、区别对待的原则,江西将辖区内鄱阳湖流域、九江长江段和东江流域均纳入补偿范围,涉及所有100个县(市、区)。江西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2016年,江西首期募集全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20.91亿元,这笔资金整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0.91亿元和省级专项资金3亿元,省级财政新设专项预算资金3亿元,100个县(市、区)财政筹集3亿元,11个设区市本级财政筹集1亿元。经济欠发达的江西,资金筹集量目前全国最多。

  补偿金分配 水质权重高

  生态补偿资金如何分配?江西将水质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权重70%),同时兼顾森林生态保护(权重20%)和水资源管理(权重10%),适用于全省所有100个县(市、区)。

  江西重要生态功能区主要分布在五大河流源头山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重合。综合不同地区受益程度、保护责任、经济发展等因素,江西在资金分配上向五大河流源头、鄱阳湖滨湖地区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体现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明确对水质改善好、森林生态保护有成效、节约用水多的地区加大补偿力度;而对发生重大(含)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件的地区,扣除当年三成到一半的补偿资金。

  候鸟栖稻田 农民获补偿

  位于鄱阳湖畔的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昌北村,全村4000余亩稻田属于典型滨湖低洼田。随着保护力度加大,每年来稻田吃稻谷和过夜的候鸟越来越多。今年春节前,昌北村受损村民将收到56元/亩的农作物受损补偿。

  新建区作为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周边县区,被列为2014年中央财政湿地生态补偿试点。新建区获得湿地生态补偿资金670万元,农作物受损补偿165万多元,社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470多万元,用于水塘改造、修建公厕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项目。“生态补偿要充分体现‘谁保护、谁受益’‘谁受损、补偿谁’ 的原则。”新建区林业局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18日 01 版)


分享到微信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