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衡山县 “四村十联共进”形成互动效应
发布时间:2012-09-26   来源:衡阳晚报  作者:  编辑:

  自今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来,衡山县率先在全市开展“四村十联共进”试点,通过党建工作互促共建,社会事业互动互享,经济发展互惠共赢,有效地整合片区各种资源,推动了农村经济致富,提高了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推进难度大,是衡山县基层组织建设中突出的三大问题。为此,衡山县委组织部在深入调研、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确定在福田铺乡、长江镇、店门镇、开云镇等6个乡镇39个行政村实行试点,按照“党委领导,双方自愿,优势互补,联系共建”的原则,把“地域相连,民俗相同”的“好”、“较好”、“一般”、“较差”四类村联合起来,选取4—6个村建立联合党总支,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产业联兴等“十联”,实现结对帮扶,互促共进。

  严密的组织是“四村十联共进”成功运行的保障。衡山县依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决定的步骤进行“四村十联共进”联合党总支的选举。原则上,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从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派,总支委员由各联建村推荐1—2名候选人,经乡镇党委研究并提交总支全体党员投票选举产生。在联建过程中,由强村党支部书记到弱村授课,围绕规范党建工作、发展集体经济、加快增收致富等内容进行传经送宝;强村与弱村主干定期召开碰头会,交流工作思路,帮助解决矛盾困难;弱村派后备干部到强村挂职锻炼,担任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

  各联建村在共同联建的前提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衡山县马迹镇党委在四村联建后,把2个非公企业支部加入到党总支,非公企业支部发挥企业资源优势,自愿捐助5万元建立片区“党员发展关爱基金”,有效帮扶片区内困难党员,并吸纳当地村民57人进厂务工。通过采取这种模式,在衡山县试点乡镇已经成功处理了4起工程矛盾,6起村与村之间的资源纠纷,确保了8个县级以上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有效促进了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

  “四村十联共进”也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各支部活动联搞,共同召开民主生活会,统一进行党员公开承诺和“一会四评”等举措,进一步加强了衡山县各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并对后进村的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福田铺乡白云片党总支下属的泉塘村为“较差”的支部,无村级活动场所,目标管理考核位于全乡末位。在党总支的重点帮扶和片区内各支部的共同帮助下,向上级及社会各界争取资金5万元,对原先破旧的村部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并对村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记者 谭晓波 通讯员 夏建军 胡同云 旷国华)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