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70年前德国女摄影家拍下老南京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南京晨报  作者:刘 明  编辑:

  “南京稀见文献丛刊”新增三种,其中有“你没见过的南京老照片”——  

  玄武湖清晨淘米

  朝天宫棂星门  

  普德寺庭院  

  新街口

  当初参加南唐二陵发掘的考古学家蒋赞初先生,为新版的《南唐二陵发掘报告》作了一篇新序谈及考古前后;德国女摄影家赫达与德国外交官阿尔弗雷德撰写的图文书《南京》,记载了上世纪40年代南京的风景名胜与风俗民情;再加上《南京愚园文献十一种》三册,昨天,“南京稀见文献丛刊”又新增第十辑三种。据悉,从2006年第一辑出版以来,该丛书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披露了许多南京趣闻。

  真美,砖雕门楼,楼阁式壁炉都能看见

  昨天,《南京》一书责编严行健告诉记者,这本书是稀见的关于南京最早的“新闻书”,由德国女摄影家赫达·哈默尔摄影,德国外交官、学者阿尔弗雷德·霍夫曼撰写文字。原书于1945年在上海出版,是一本大型画册,德文中文对比。据悉,存世不超过十本。鉴于此,南京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了此书。

  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网上流传的“你没看过的南京老照片”系列,其中有不少就是来自赫达的镜头。并且很多文史书、画册也常引用赫达的照片,只是明确标注清楚的却少。

  翻开这本《南京》,我们能看到,在赫达的镜头下,城南民居精美的砖雕门楼、古林寺楼阁式壁炉、观音门外整齐的寺庙、江滩边建在湿地上的农舍、沙洲圩农民切茭儿菜、挂在树上的风鹅,船上人家老奶奶抱着小孙子、石头城下秦淮河上扎得齐整的木排……一一呈现。

  在阿尔弗雷德的笔下,则能领略到玄武湖中的各种鸟儿,严行健说:“我数了下,春夏秋冬一路数过来,足足写到了17种鸟儿。”只见书中写道“野鸭已准备下水嬉戏,秋沙鸭、沙鸥等白色鸟群早已离去。绚丽多彩的鸳鸯和有着彩色花斑的花脸鸭在二三月初出现在宁静的湖岸。草鹭,是高贵的大型涉禽,安静地藏匿在嫩绿的芦苇丛中……水鸡机警地、骄傲地迈过荷叶……母鹅极为细心地在城墙上寻觅着适合孵卵的洞穴。布谷鸟从城垛上越过芦苇窥探着正在筑巢的苇莺……”再配上玄武湖的秋景、午景,在那动乱的年代中,玄武湖仍有着如此动人的美景。而此版由南大教授印芝虹翻译。

  罕见,消失的“半亩园”、风貌不再的普德寺

  赫达的镜头,还为我们保留住了许多只出现在传说中的名胜古迹。比如说,一张照片上,标的是“半亩园”。据介绍,这是一座如今已经找不到遗迹的园林,在民国时期,半亩园是明末清初“金陵八家”之首的著名画家龚贤隐居所在地,旧址就在今清凉山南麓。

  另外,雨花台区的普德寺在明清时期还是南郊名胜之一,相传该寺规模宏大,曾有500尊铁罗汉,极其壮观。是明末大才子王铎、钱谦益来南京城南的必游景点。记者也曾经去探访过,曾盛极一时的普德寺已近似废墟。而在这本《南京》中,我们还能看到整洁幽静的普德寺庭院,能看到传说中的万佛楼里的五百罗汉各具神态。

  另外,记者还看到了70年前的朝天宫棂星门,赫达的镜头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棂星门前的天然“滑滑梯”果然是由来已久,几个孩子正在光滑的石阶上玩耍呢。

  趣味,中国邮局总是能把自己的信顺利送达

  赫达·哈默尔不仅用镜头记录下了70年前的南京,在本书中,还有一篇她撰写的序文。在序中她表示:“我在南京的时光很开心,尽管这座城市饱经摧残,但依然是个美丽的地方,并在历史上留下了光环。”在赫达的眼中,南京人很友好、彬彬有礼,手工业很发达,尤其是丝绸制品很优质,“我在那里的时候,南京人口有六十六万四千人,一位国民党官员告诉我,1937年之前,南京人口有一百万出头。”

  而令赫达称奇的是,不管在多么困难的年代,中国的邮政总是能确保送达。她在南京写出的信,全部都安全顺利抵达了目的地。

  另外,赫达的镜头还记录了众多手艺人的状态,比如做挂面、棉花店、南京特产板鸭店、织伞店、编篓子、做木桶、代写书信等等,让我们可以看到70年前真实的南京百姓百态。

  《南唐二陵发掘报告》——解答为何二陵选址如此“偏僻”

  其他两本介绍

  南唐二陵是1949年以来最早发掘的帝陵,也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在考古发掘以后向群众开放参观的国家级帝陵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本书并不是第一次出版,不过记者得知,上一次出版是在1957年,可惜由于过于专业和时间久远,一般读者已很难看到此书。而再版中有一个亮点,就是当初参加发掘的考古学家蒋赞初先生撰写了《导读》,着重追忆了一些参加发掘工作和编写报告过程前后的体会。其中关于南唐二陵墓地的选址问题,是考古发掘时令人相当困惑的问题,蒋先生在书中详解道:“当时我们深感交通的不便,中外来客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如果墓主是一位皇太子的话,为何葬在如此偏僻之地?是否可能是一名废太子?在‘太子墩’内发现了南唐先主李昪的玉哀册后,我们的疑虑才慢慢消失。这里背倚佛教‘牛头宗’发源地祖堂山,和‘天坛’所在地的牛首山,遥对云台山最高峰,从古代风水学角度来看,的确是一处理想的‘龙藏’之地。”

  《南京愚园文献十一种》——

  汇集了胡家花园昔日文人唱和之作

  南京愚园是清末南京最大的一座私家花园,又名胡家花园,有“南京狮子林”之称。光绪二年(1876)胡恩燮购地建造,营成台榭池馆数十所,造就三十六景。后来其子胡光国继续经营,建成三十四景,总称“愚园七十景”。关于七十景的题咏、楹联甚至导览,这本书都有详细记载。据介绍,这些史料记载对愚园研究开发及秦淮风光带建设有着极为珍贵的价值。本书汇集了大量雅集唱和之作,或为景点落成,或为重要日辰。记者仲敏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