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让科技之光照亮未来回眸2010中国科技事业热点
发布时间:2010-12-1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新华网上海12月9日电(记者罗争光)从“嫦娥二号”奔月、“雪龙”再访北极到“蛟龙”潜入深海,从“天河一号”引领世界计算速度、高铁列车屡创“贴地飞行”新高到无限精彩的世博科技,从科学巨擘与世长辞到科普“打假”卓有成效……2010年的中国科技事业,留下了成绩和赞叹,也让人们缅怀与期待。

嫦娥二号发射瞬间。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是嫦娥二号发射瞬间的情景(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资料图片:这是丹聂耳撞击坑(成像时间为10月23日)。 11月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发布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 新华社发

嫦娥二号”:为月亮拍特写

    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通过轨道修正、月球面前空中“刹车”等,嫦娥二号一步步靠近月球,从距月面100公里的轨道突然探身至近月面15公里,给月面虹湾拍下了特写靓照。

    嫦娥二号圆满完成了其所担负的为探月工程二期后续任务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和为预选着陆区成像的重要任务,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直接地月转移、成功环月,为嫦娥三号实施月面着落、更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走好第二步奠定了基础。据了解,仍在环月飞行的嫦娥二号,今后还有望完成约7米分辨率的全世界最清晰、分辨率最高的一幅“全月图”。

8月8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打响“长期冰站”综合考察的攻坚战。当天,考察队在北纬86度55分、西经178度53分的北冰洋一块大面积、相对固定的海冰上,建立了“长期冰站”。在计划15天的考察期间,考察队队员将全面观测北极海冰融化过程中的大气、海冰和海洋参数,为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机理获取科学数据。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北极科考:北极点留下中国足迹

    从7月1日正式起航到9月20日回到上海,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一路漂洋过海,穿越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门捷列夫海脊、弗莱彻深海平原海域、北极点等海域,南北纵贯2300海里,东西横跨1100海里,并乘坐直升机达到北极点,首次实现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北极点开展科学考察的愿望。
    此次北极科考不仅获取了关于北极研究热点问题的多学科立体实测数据,还深入了解了北极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其丰富的现场资料也为国际北极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中国大洋协会图片:“蛟龙号”的机械手把国旗插在南海海底。

“蛟龙”入海:开启深海科考新篇章

 

    8月26日,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在北京联合宣布,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3759米的海底,“蛟龙”还成功布放了一面五星红旗和寓意中国载人深潜成功的龙宫标志物。10月3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技术改进及5000米至7000米海试课题实施方案,通过了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论证,这意味着“蛟龙”将继续往更深的海底进发。

    “蛟龙”不断“潜”入深海,将为载人潜水器最终交付用户使用、投入我国大洋海底资源勘查和科学考察事业奠定基础,也将为我国深海技术以及大洋矿产资源勘查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天河一号”:中国“智”造引领世界计算速度

    30年磨一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10月29日在湖南长沙亮相,每秒钟峰值速度达到1206万亿次。而仅仅一个月不到,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于北京时间11月17日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天河一号”位居第一,成为全球最快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为每秒4700万亿次。通过完全自主研制,我国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上升跨越至千万亿次,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

    未来,“天河一号”将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数据处理、航空航天装备研制、金融工程数据分析、气象预报、海洋环境数值模拟、短临地震预报等众多领域,还将带动高科技服务产业和高端信息产业的配套发展。

“高铁”:代表中国速度

    如果要在2010年选择一种东西来指代“生活速度”,一定非“高铁”莫属:从2009年末武广高铁的350公里时速,到今年9月沪杭高铁冲上时速416.6公里,到12月京沪高铁试验刷新至时速486.1公里,中国高铁在2010年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世界展现了飞速发展、跨越式提升的奇迹。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一跃进入“高铁时代”成为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一张“名片”,领先世界的“速度”也彰显了我国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进步,更让众多城市由点成面,带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

世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文明的盛会,更是一次科技的盛会:从“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到用声音控制的能量球、从“月亮船”沙特馆的巨幕“珍宝影院”到上汽通用馆可飞行可爬墙的“未来汽车”、从建筑自然通风到各种新材料集中展示、从处处清凉的喷雾降温技术到“隐形”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从看不见的雨水收集系统到随处可见的直饮水设施……世博科技展示的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服务于上海世博会的1100多辆新能源汽车,始终保持着“能量使用效率高、大气污染低、运行噪声低”的特点,实现了世博核心园区公共交通“零排放”的目标,更为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科技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世博之后,围绕世博科技推广的话题展开了持久的探讨,针对目前我国面临“低碳转型”的形势,世博低碳科技带给未来生活的改变将不可估量。

 

 

钱伟长逝世:精神永存

2010年7月30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从此,我国科学界享有盛誉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成为千古绝唱。作为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不仅在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领域成果卓著,而且还提出了如大学要“拆除四堵墙”、实行“三分制”、培养“全面的人”等一系列先进的教育理念,涉猎广泛的他堪称一位“万能科学家”。

    钱老的逝世是我国科学界的一大损失,但他一生所坚守的纯粹的爱国热情、科学探索无止境的理念和淡泊名利奉献科学研究的态度,却是值得科研工作者永远铭记、学习的宝藏,也将激励后人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