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豆腐中的文化风情
发布时间:2017-05-11   来源:中华网  作者:佚名  编辑:华生

  中国豆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今,豆腐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它像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一样享誉世界,并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豆腐的发明

  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把淮南王刘长的属地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长的三个儿子,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建都寿春。

  相传刘安好仙道,招纳各方贤士谈仙论道,其中著名的有苏飞、左吴、田由等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带众人在寿春的北山著书炼丹,他们磨制黄豆汁,用豆汁培育丹苗。一天,豆汁与石膏偶然相遇,形成了鲜嫩绵滑的固体。刘安无意间品尝,发现其味道鲜美,为之取名“豆腐”。

  此后,豆腐传入民间,人们把刘安等人论道炼丹的地方称为“八公山”,而八公山也成为了豆腐的发源地。

  豆腐的文化

  豆腐里有岁月,豆腐里有文化。

  在历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有很多对豆腐的描绘,《西游记》中的“豆腐船”,《儒林外史》中的“豆腐饭”,《红楼梦》中的“豆腐皮包子”,苏轼的“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甚蜜酒”,都是对豆腐的赞美,而最美的还属那句“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档中滚雪花”。

  到如今,各地菜肴中都保留着豆腐这道美食,粤菜中的太史豆腐,川菜中的麻婆豆腐,浙菜中的什锦豆腐……在任何菜系中,豆腐都占有一席之地。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与豆腐有关的故事、歌谣、谚语和歇后语,这些劳动人民的口头作品,也是豆腐文化的体现。

  豆福的故事

  即将于7月7日上映的动画电影《豆福传》,便是取材于“刘安做豆腐——因错而成”这一典故,并融入了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

  西汉武帝年间,淮南王刘安,崇尚仙法,广集豆类,炼取仙丹。仙丹未成,豆却幻化人形,有了生命,并自成一界,即豆界。豆福自幼在刘安门下修习仙术,一路坎坷终于修得“正果”,却发现这不过是一场大阴谋,于是,一段传奇“豆生”就此展开……

  影片除了故事取材于中国传统典故,在服饰造型、武术动作等方面也凸显了中国特色。据悉,为了呈现衣服的质感,《豆福传》视效导演、《大圣归来》执行导演郭磊特别收集了古老的土织布,团队以此展开研究,进行创作。此外,《豆福传》还邀请到了香港知名武术指导,借鉴成龙式功夫喜剧风格,将中国风完全融汇到影片中。

  小小的豆腐,蕴含的文化却不少。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豆腐”比比皆是,这些都是艺术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源泉。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